80后油腻老男人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28章 明制婚礼盛世华章,离婚后开始的新生活,80后油腻老男人,御书屋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第228章 :明制婚礼盛世华章
香港大埔林村的百年祠堂被红绸与宫灯装点得恍若盛唐。佳艺电视台的卫星转播车早早停靠在祠堂外,摄像机镜头对准朱漆大门上临时悬挂的\"赵府\"烫金匾额。
当晨钟敲响九声,赵东来身着玄色直裰站在门庭,手中握着的檀木请柬上,赫然印着\"汉婚正典,恭迎观礼\"八个鎏金大字。
吉时将至,刘得华身着九蟒四爪的大红圆领蟒袍,腰间玉带扣着和田玉佩,骑着枣红骏马缓缓而来。他身后跟着三十六抬聘礼,金丝楠木制成的礼盒里装着象征\"三书六礼\"的雁形玉雕、阿胶、干漆等聘物。当他下马欲行奠雁礼时,人群中突然传来骚动。
\"华仔!看这边!\"《东方日报》的一个女记者举着相机冲过警戒线,\"听说你这套婚服价值三百万?”
\"提钱太俗了,我们这是对传统文化的尊重。\"赵东来突然挡在镜头前,接着说道:\"就像武当山修复工程需要古法琉璃瓦,我们的婚礼也需要真正的汉家衣冠。\"他的声音通过佳艺电视台的收音设备传遍全港,电视机前的观众们注意到,他腰间别着的正是武当山掌教赠送的太乙拂尘。
刘得华的目光投向祠堂内正在补妆的赵冬雨。她头戴的九翚四凤冠在晨光中折射出七彩光晕,霞帔上的蹙金绣龙腾云驾雾,与马面裙上的海水江崖纹相映成趣。这套价值九百万的婚服,单是凤冠上的东珠就有三十六颗,每一颗都经过香港玉器商会的鉴定。
当赵冬雨在两个侍女的搀扶下跨过火盆,祠堂内的三十六盏青铜宫灯同时亮起。两个侍女一个是梅雁芳,另一个是周慧闵。人家周慧闵为了补贴家用,见到佳艺电视台招临时演员给新娘当侍女,她抱着试试看态度过来面试。
没想到被赵东来看到,于是她就被招过来了。
赵东来还让谷微利问问她愿不愿意来公司当演员,可惜,周慧闵的妈妈不愿意让她进入娱乐圈,她还是比较听话的,摇头拒绝。
司仪身着深衣玄端,手持竹简高声唱喏:\"吉时已至,新人登堂!\"
司仪请的是黎汉持,今天也是一身明制红色圆领袍。
刘得华亲自为赵冬雨净手,青瓷盆中浮着的玫瑰花瓣随水波轻颤。镜头扫过他颤抖的指尖,电视机前的观众们纷纷感叹:\"华仔紧张到连水都洒了!\"
镜头一转,两个新人对席而坐,面前摆着青铜鼎盛装的\"太牢\"——牛、羊、猪三牲。
刘得华按照礼制,先以刀叉切割羊肉,却因蟒袍袖口过宽差点打翻酒爵。其实是紧张的。
赵冬雨看见掩唇轻笑,用霞帔暗纹的袖口轻轻替他挽起衣袖,这个细节通过特写镜头传遍全港,当晚就登上《明报》头版:\"凤凰于飞,红袖添香\"。
黎汉持这个司仪将葫芦一剖为二,倒入女儿红。
刘得华举杯时,玉扳指与葫芦相碰发出清脆声响。当两人交换饮尽,赵东来突然示意暂停。
\"等等。\"他从袖中取出一个锦盒,\"这是我师父武当山王道长特意烧制的琉璃合卺杯,杯底刻着《道德经》全文。\"
在摄像机的追光下,那对天青色琉璃杯折射出梦幻般的光晕,杯身的云纹与祠堂梁上的榫卯结构完美呼应。
电视机前的观众心说:还是有钱人讲究呀!
当赵冬雨行\"解缨结发\"之礼时,祠堂外突然传来骚动。只见张国蓉身着月白直裰,手持折扇翩然而至,身后跟着梅雁芳、周润发等二十余位明星。
他们身上的汉服款式各异:梅艳芳换了一身曲裾深衣绣着金菊,周润发的襕衫配着鹿皮皂靴,最引人注目的是徐克,他竟穿着明代飞鱼服,腰间绣春刀的穗子随着步伐轻轻晃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