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七八糟的思绪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16章 成都街头,九眼试算,红尘修行:证道之路,乱七八糟的思绪,御书屋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辞别了星隐谷的清幽,我与秋燕、张凌三人,如同三滴悄然融入江海的雨水,踏上了前往“天府之国”成都的红尘试炼之路。秋云、柳如烟和陈默则依照我的安排,各自前往不同的地域,以他们的方式,去体验和感悟这凡俗世间的百态与“医心”之道。

青锋剑早已被我收入乾坤袋,我们三人皆换上了最普通的布衣。我扮作一位略带几分书卷气的游方道士,头戴方巾,身着浆洗得有些发白的青色道袍,手中摇着一把破旧的蒲扇,倒也像模像样。秋燕则是一身利落的短打劲装,梳着简单的马尾,腰间系着一根布带,扮作我的小徒弟,只是她那双灵动的大眼睛里,总是闪烁着对未知世界的好奇与……一丝难以掩饰的、对这种“凡人游戏”的跃跃欲试。张凌则依旧是那副沉默寡言的模样,穿着粗布短褂,背着一个简单的行囊,里面装着几件换洗衣物和一些绘制符箓的朱砂黄纸,跟在我身后,如同一个忠心耿耿的小厮,只是他那双总是燃烧着火焰的眼睛,此刻却多了几分对这繁华人间的审视与警惕。

我们并未御剑飞行,而是选择了最原始的赶路方式——步行与搭乘牛车、客船。一路走走停停,穿州过府,从秦岭的崇山峻岭,到汉中的平畴沃野,再到剑门关的雄奇险峻,最终进入了那片富庶而又带着几分慵懒气息的成都平原。

这番刻意的“慢”,也让我对这大明江山,对这张居正改革下的民生百态,有了更直观、更深切的体会。官道上,往来的商旅络绎不绝,城镇中,店铺林立,人烟稠密,市面上白银流通日广,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然而,在繁华的背后,我也看到了土地兼并的隐忧,看到了贫富差距的拉大,看到了底层百姓在苛捐杂税与物价上涨压力下的艰难与无奈。

“师父,这成都府可真热闹啊!比京师也不差呢!”秋燕坐在晃晃悠悠的牛车上,掀开车帘,好奇地打量着窗外那川流不息的人群和鳞次栉比的店铺,小脸上满是兴奋。成都的繁华与悠闲,与她之前所见的中原城镇截然不同,那种独特的市井气息,让她感到新奇不已。

张凌则依旧沉默,只是目光不时地扫过那些衣衫褴褛的乞丐、面带菜色的苦力,以及那些趾高气扬的富家子弟,眉头偶尔会微微蹙起。他出身底层,对这些景象,比秋燕有着更深的感触。

我看着他们,微笑道:“成都是天府之国,自古便是商贸重镇,繁华富庶,不足为奇。只是,越是繁华之地,人心便越是复杂,七情六欲,悲欢离合,也便越是浓烈。这,正是我等此番红尘试炼的绝佳之所。”

我们在成都南门附近寻了一家名为“悦来客栈”的小店住下。店面不大,陈设也略显简陋,但还算干净整洁。我们三人挤在一间不大的客房之中,睡的是硬板床,吃的是粗茶淡饭,彻底体验了一把凡俗旅客的滋味。秋燕初时还有些不适应,嘟着小嘴抱怨床板太硬,饭菜无味,但在我的“循循善诱”(以及偶尔的“严厉”眼神)之下,也渐渐习惯了这种清苦的生活。

安顿下来的第二日,我便带着秋燕和张凌,来到了成都府内一处极负盛名的所在——九眼桥。

九眼桥横跨锦江,青石拱桥,气势恢宏,桥上桥下,人流如织。桥头两侧,更是各种小摊小贩云集之地,卖小吃的、卖杂耍的、卖膏药的、算命卜卦的……吆喝声、叫卖声、谈笑声此起彼伏,构成了一幅活色生香的市井风情画。

“师父,我们真的要在这里……摆摊算命?”秋燕看着那些操着浓重川音、唾沫横飞地招揽生意的算命先生们,又看了看自己身上这身朴素的打扮,小脸上写满了怀疑与……一丝莫名的窘迫。让她这个金丹期的“星剑女侠”去跟这些凡俗术士抢生意,这感觉……实在是太奇怪了。

张凌则面无表情,只是默默地从行囊中取出一块早已准备好的白色幡布,以及一根削好的竹竿。

我笑了笑,接过幡布,从怀中取出一支普通的毛笔,蘸了些许墨汁(自然也是凡品),凝神静气,在幡布上写下了八个歪歪扭扭、却也勉强能看得出几分风骨的大字——“知天命,解迷津;趋吉避凶,指点人生”。

“噗嗤……”秋燕看着我那堪比鬼画符的“墨宝”,终于忍不住笑出声来,“师父,您这字……也太有‘个性’了吧?能招揽到生意吗?”

我老脸微微一红,轻咳一声,道:“咳咳,大道至简,返璞归真。我等此行,重在‘医心’,而非炫技。字的好坏,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心诚则灵。”其实我心中也在暗自嘀咕,早知如此,当初就该好好练练书法,也不至于此刻在徒弟面前丢了面子。

张凌则默默地将幡布系在竹竿上,找了个桥头相对僻静的角落,将竹竿往地上一插,又从行囊中取出两张小马扎,一张自己坐下,一张留给了秋燕。他自己则如同入定的老僧般,往那里一坐,便再无动静。

我和秋燕也在他身旁坐下,面前摆上了一张从客栈借来的小方桌,桌上放着几沓黄澄澄的、画着歪歪扭扭符文的“好运符”与“平安符”(这些自然也是出自我的“手笔”,只是为了掩人耳目,故意画得粗陋了些)。

如此一来,我们这个简陋的“算命摊”,便算是正式开张了。

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却很骨感。

我们师徒三人,虽然内心都憋着一股劲,想要在这红尘试炼中有所作为,但真到了这人头攒动的九眼桥头,却都有些……不知所措。

我虽然端坐如松,努力摆出一副仙风道骨、高深莫测的模样,但心中却在琢磨着,待会儿若真有人来算命,我该如何开口?是直接点破他的前程祸福,还是故弄玄虚,说些模棱两可的偈语?

秋燕初时还兴致勃勃,瞪大了眼睛四下张望,试图从过往的行人中找出几个“有缘人”。但时间一长,见根本无人问津,她那股新鲜劲儿也渐渐消磨殆尽,开始有些坐立不安,不时地伸伸懒腰,打个哈欠,或是用脚尖踢着地上的石子。

张凌则最为淡定,他从始至终都保持着那个笔直的坐姿,目光平静地注视着前方,仿佛周围的喧嚣与他全无关系。只是,他那紧紧握着膝盖的双手,还是暴露了他内心的几分紧张。

时间一点点流逝,日头渐渐升高,桥上的行人越来越多,吆喝声也越来越响亮。周围的那些算命摊子,不时地有客人光顾,与那些口若悬河的算命先生们谈笑风生。唯独我们这个挂着“知天命,解迷津”歪扭大字的摊位前,门可罗雀,冷冷清清。

偶尔有几个好奇的行人,被我们这奇特的“师徒组合”吸引,驻足观望片刻,但看到我那“返璞归真”的字迹和那几沓看起来就不怎么“灵验”的符箓,便都摇着头,窃笑着走开了。

“这道士怕不是个骗子吧?那字写得,比我三岁小儿还不如!”

“就是,还有那两个小徒弟,一个毛都没长齐的小子,一个看起来凶巴巴的小丫头,能算什么命?”

“那符画得,跟鬼画符似的,怕是贴在门上能把鬼招来吧!”

这些议论声虽然不大,却也清晰地传入了我们的耳中。秋燕的小脸涨得通红,几次想站起来与那些人理论,都被我用眼神制止了。张凌则依旧面无表情,只是握着膝盖的手,捏得更紧了。

我心中暗自苦笑。看来,这“红尘试炼”的第一关,便是“面子关”啊。想我堂堂元婴期修士,清玄观的开山祖师,竟沦落到在街头摆摊算命,还被人当成骗子,这滋味……当真是百味杂陈。

“师父……”秋燕终于忍不住了,凑到我耳边,小声道,“要不……我喊几嗓子?我以前在戏班子里学过,保证能把人都招来!”

我看着她那跃跃欲试的模样,心中一动,点了点头:“也好,你且试试。不过,莫要太过张扬,也莫要显露修士的身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其他类型小说相关阅读More+

舌尖上的九霄

连绵无尽的沈家豪

血色缅北军阀逐鹿为王

巨飞雪

矿脉之瞳

刘万平

仙伤

洋芋大帝

觉醒无敌系统,却低调到让人发疯

小皇龙

星铁:加入聊天群,被三月七膜拜

小肥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