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向春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0章 莫要多事,水浒:水泊梁山今天反了,姜向春,御书屋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武松一声大吼,挥舞哨棍如风轮旋转,乒乒乓乓一阵响,转眼间撂倒数人。

这片林中聚集了三四十名强徒,为首的魁梧异常,身高近十米,腰围粗壮。

他见武松突然现身,立时厉声喝道:“我是险道神郁保四,识相的就莫要多事。”

“何谓险道神?你武二郎从未听闻!”

尽管郁保四身形魁伟,犹如巨人,但武松岂会被轻易震慑?他立刻挥动哨棒冲上前去。

郁保四见对方毫不畏惧,勃然大怒,舞起朴刀迎敌。

然而,郁保四虽体格庞大,武艺却 ** 无奇,怎是武松的对手?

不到二十回合,郁保四便支撑不住,被武松逼得步步后退。

忽而,郁保四一个疏忽,被武松一棒击中手指,痛得冷汗直流,差点失声惊呼,手中朴刀也随之落地。

“撤!”

郁保四暗暗咒骂,只觉手指麻木,又见武松如此勇猛,未及多言便转身逃离。

其他喽啰见首领已逃,亦各自散开。

武松并不追赶,拾起行囊环顾四周,只见商人们都避入林间。

见盗匪离去,商人们纷纷走出,齐至武松面前致谢。

“武二郎,我还以为是谁,原来是您!”

武松闻声回头,是一位面白体胖的中年男子,约五十余岁,笑容可掬,显得亲切和善。

“您可是……张员外?”

武松迟疑地问,原来此人非别,正是清河县的富绅张守初,因吝啬小气,乡人都戏称他为张守财。

“哈哈,不是我还能有谁?”张守初拍着武松肩头笑道,“你小子数月前打了官府机密,拍拍屁股一溜烟跑了,害得令兄吃足苦头,今日总算敢回来了?”

武松听闻机密尚且无恙,心中一宽,再闻兄长受苦,忙追问:“张员外,家兄近况如何?”

张大户眉开眼笑道:“事情大体还好,只是低三下四地赔礼道歉,甜言蜜语说得不少,也陪着笑脸受了不少冷眼,最后还赔了一大笔银钱。”

“你哥哥武大郎天天卖炊饼,攒的钱寥寥无几。

听说这次几乎全赔进去了。”

武松心中泛起愧意,向张大户拱手道:“多谢员外提醒,我这就回清河,让兄长不再担忧。”

张大户拍手说道:“正好,如今世道不太平,难保不会遇到歹人。

刚才多亏你出手相助,你现在跟我一同回去吧,我也能安心些。”

商人们纷纷附和,他们虽带了护卫,但面对劫匪却毫无招架之力。

若不是武松及时赶到,别说货物保不住,性命也可能丢了,他们自然乐意同行。

武松也不推辞,回清河本就是顺路。

于是众人收拾货物,救治受伤的护卫,随后和武松一道继续赶路。

第二天,武松便回到了清河县。

告别张大户后,武松直奔家中,途中却意 ** 见了武大郎。

武大郎挑着担子在街市上卖炊饼,看到武松归来,欢喜地喊道:“兄弟,你离家两个多月,杳无音信,可把我急坏了。”

武松惭愧地说:“那天我错手伤了人,以为他死了,就逃到了沧州柴大官人府,连累兄长遭罪了。”

武大郎抱怨道:“你打了人,害得我惹上官司,天天提心吊胆,已经熬了一个月!”

接着他又笑着说:“不过现在没事了,有你回来就好。”

武松内心感动,与武大郎寒暄几句后,接过担子一起回家。

到家后,武大郎提议:“兄弟先歇会儿,我去买酒买肉,咱们好好喝一场。”

“兄长等等!”

武松拉住兄长坐下,又把门关上,从怀中取出徐悟锋赠予的金子。

武大郎从未见过如此多的金银,顿时惊得面无血色,慌忙说道:“兄弟,这般多的财宝从何而来?莫非你做了什么不该做的事?”

武松道:“兄长且听我说。

几日前,在柴大官人家中,我结识了一位贵人,他视我如手足,这些财宝便是他赠予我的。”

武大郎疑惑地问:“真有这样的好事?那贵人姓甚名谁?”

武松含糊其辞地答道:“那位大人姓贾,来自京东济州,家中经营巨业,拥有良田万顷、家财百万,为人豪爽大方。”

武大郎本性朴实,见武松说得一本正经,虽觉此事难以置信,却还是信以为真。

武松接着说:“兄长,此财宝你先收下,日后或许有用。”

武大郎连连推辞:“我怎可接受如此厚礼,你留着它将来娶妻成家吧。”

武松笑道:“哥哥尚未娶妻,我急什么呢?有了这笔钱,不如找人帮忙说媒,早些成家立业。”

武大郎听后眉开眼笑,稍作犹豫便说:“这财宝我就替你保管。”

随后,他将金银小心藏好,反复确认无误后才安心坐下。

当晚,武大郎卖了酒菜回家,兄弟俩一同饮酒进食。

武松心情畅快,多饮了几杯,醉意浓时倒头便睡。

次日清晨,武松醒来发现武大郎已出门,锅内尚温热着饭菜,于是提壶再饮。

正食间,忽闻门外有人叩门。

武松起身开门,只见是一名仆役打扮之人。

来者问道:“您可是武松武二郎?”

武松点头承认,又问:“你是谁?”

对方回答:“我是张员外府上的,员外特意让我请您前往府上。”

“张员外约我?”武松略显惊讶。

……

徐悟锋等人抵达青州,目标正是清风寨。

清风寨坐落于清风镇之上,地处青州城北,距青州约百里。

颜树德欲赴青州寻秦明,徐悟锋并未极力挽留,仅赠其一包金银,目送其南行。

清风镇为三岔路口,居民三千余户,离清风山不过半日路程。

徐悟锋一行入镇,直抵北寨,见守门者,便上前自称:\"吾乃郓城县宋江,与贵寨知寨素来交好,特来拜访。”徐悟锋不愿暴露真实身份,遂借用宋江之名,既简便又快捷。

守门军汉应声入内通报,片刻后,一青年出迎,面貌俊朗,唇红齿白,正是清风寨武知寨小李广花荣。

徐悟锋何以结识花荣?原来,济州兵马团练使一职早先由花荣担任,其家族世代为将,他本人亦文武兼备,年少即任要职。

宋江虽仅为押司,却因缘际会与花荣结交,更令花荣对其极为钦佩,甚至辞官追随。

徐悟锋初至济州,得知花荣在此,便有意结纳。

花荣调任青州清风寨知寨不过一年有余。

闻徐悟锋来访,花荣喜出望外,正欲迎接,却发现来者并非宋江,而是徐悟锋。

花荣迅速调整心态,热情邀请徐悟锋至家中作客。

进得花荣宅邸,徐悟锋让随行之人将马匹安置于后院,而后落座,对徐悟锋言道:\"贤弟何以至此?我听报信者称似公明哥哥到来,未曾想竟是贤弟。”

徐悟锋说:“我现在的身份有些特殊,若说了真名,恐怕会让兄长为难,所以暂时借用宋押司的名号。”

花荣叹了口气,“我已经听说了你的事,朝廷推行括田法,不知害了多少百姓。

以你的性格,定是难以接受。”

徐悟锋笑了笑,“兄长果然了解我。

如今我在梁山占据首位,与一众兄弟相处甚欢,官府也奈何不了我们。”

花荣也笑了,“只怕太公会因此着急生病。”

徐悟锋答道,“都已经过去两个多月了,我父亲早已消气,还能有什么办法呢?”

花荣摇头轻笑,随后看着阮小七等人说道,“贤弟,给我介绍一下你的兄弟吧。”

“好!”

徐悟锋点头,将众人依次介绍给花荣,连鼓上蚤时迁也被他称为侠盗,让时迁颇感自豪。

最后,徐悟锋向众人介绍,“这就是人称小李广的花荣。”

阮小七笑着说道,“花知寨的大名,在济州我早有耳闻。”

刘唐附和道,“我在山东、河北常听人说起小李广的武艺,尤其是一手神箭之术,据说百发百中。”

若是在官场中,花荣因官职不高而鲜为人知;但在江湖绿林里,他的名声可是如雷贯耳。

他的武艺和箭术,哪个英雄不称赞?

更重要的是,作为清风寨的知寨,花荣负责此地治安,若有人胆敢在此放肆,定会吃不了兜着走。

清风山、二龙山等地的匪徒,因有花荣镇守清风寨,也不敢轻易侵犯。

正如小偷惧怕捕快,江湖豪杰自然也敬畏花荣。

花荣拱手说道,“各位既是悟锋贤弟的朋友,也是我的朋友。

如今他掌管梁山水泊,希望今后各位多多扶持他,助梁山兴旺发达!”

此话一出,不仅山士奇、阮小七等人大吃一惊,就连徐悟锋也倍感意外。

这是什么状况?

花荣身为朝廷武官,不仅未阻止徐悟锋,反而鼓励众人助其发展梁山。

梁山现今对抗官府,花荣此举令人费解。

\"贤弟且听我说。”

花荣见众人疑惑,缓缓向徐悟锋解释:\"你已至此,先前击败济州官兵,除非天恩浩荡,否则难有转机。

俗语云:欲得官职,需立功名。

既然官府不会放过你,不如全力扩充山寨,借助八百里水泊之利,官府怎能轻易剿灭?待他们束手无策时,招安诏书或许就来了,到时你便是正统的朝廷将领。”

\"梁山虽自在,却非正途,你亦不能终生为匪,此法或许可行。”

徐悟锋顿悟,花荣之意在于招安。

此计确有效,多数人亦认可。

若徐悟锋不知历史或处于当时环境,或许真会采纳。

然而关键在于,数十年后金兵南侵,靖康之变发生,北宋危矣。

即便南宋建立,高宗懦弱,秦桧等人更是奸佞当道。

在此背景下,徐悟锋怎会选择招安?

当下,徐悟锋含混应允:\"兄长所言有理。”

其余众人各有想法,但最终取决于徐悟锋的态度。

阮小七深知大宋弊端,对招安心生抗拒,面对花荣之言,虽不便反驳,却以翻白眼表态度。

花荣一笑:\"我仅此提醒,不论你是否为匪,咱们始终兄弟。”

小李广花荣果然重情义。

徐悟锋拱手道:\"兄长此言足矣。”

花荣点头回应,又对他说:“贤弟此番前来,不妨多留几日,蕊儿时常提起你,想必见到你会十分欢喜。”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其他类型小说相关阅读More+

天命所归:观主在上

小小明秋

大宋:开局金军围城,宰相辞职

猪皮骑士

三姝破局:幽冥玉佩之谜

文苓笔墨

废土之王

笑死鸟

恶雌肥丑胖,开局五个兽夫修罗场

言尽书

四合院:我贾东旭!坐拥娇妻红颜

迷蝶龙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