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向春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62章 天命,水浒:水泊梁山今天反了,姜向春,御书屋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徐悟锋颇为满意,抬手示意众人安静后说道:“独龙冈不知天命,与我梁山为敌,断不可轻饶。”

“然行军需有序,梁山现已有军师,不妨听听他的计策。”

众人目光齐齐投向许贯忠,都想看看这位新任军师有何真才实学。

许贯忠微微一笑,说道:“此战易如反掌,待独龙冈至水泊边缘扎营,而官军主力尚未抵达之时,派精锐出战,定能一举制胜。”

此法并非无人想到,但徐悟锋有意让许贯忠展现能力,早已决定此战由其策划。

徐悟锋环视众人,问道:“诸位可有异议?”

众人皆摇头表示赞同。

徐悟锋继续道:“如此,即刻整军备战,朱贵兄弟,密切注意独龙冈动向,他们若至水泊附近,速来报信。”

“遵命!”朱贵起身回应。

于是,梁山泊的战争机器缓缓启动,轰鸣声渐起。

两日后,时迁与朱贵相继送来消息。

其一,独龙冈的军队抵达济阳镇外,此地处于梁山与寿张之间,距水泊仅七里。

此前因不快之事,这支两千人的队伍现已被分成两部分,李应带领李家庄的人马驻守寿张。

这是寿张知县的要求,大战一旦爆发,寿张首当其冲,若郓州官军获胜则无妨,若败则后果堪忧。

寿张靠近梁山,从知县到城中富户都与梁山有过往来,年前还曾进贡过钱粮,关系颇为融洽。

寿张知县出于本意不想招惹梁山,便找个借口让李应留守城内,与寿张本地的防卫力量共同守城。

李应与祝家兄弟不和,对此安排也欣然接受。

寿张知县发话后,祝家兄弟虽有不满也只能遵从,带着一千五百人前往济阳镇,在镇外设营地。

这支队伍名义上由栾廷玉统领,实际掌权的是祝彪,祝龙和祝永清都听从他的指挥,扈成更是完全依附于他。

另一条消息来自郓州的王定六,称郓州官军已开始行动。

郓州到梁山约百里,按大宋官军的行军速度,每日三十里已是极限,这意味着梁山至少有三天时间应对独龙冈的威胁。

得知这两条消息后,徐悟锋立即召集众头领到聚义厅商议对策。

徐悟锋直言:“上次与官军交战至今已有半年,期间有不少新头领加入,这次就让他们有机会展示实力。”

卞祥、山士奇等人虽稍感遗憾,但并未多言,毕竟战功需众人共享。

徐悟锋随后宣布:“此次我亲自率领亲卫营出征,孙安指挥左军,穆弘负责右军,刘唐兄弟统率后军。”

刘唐所部包括李逵、项充、李衮三人,其中李逵性格直率,项充和李衮经验尚浅,因此由刘唐带领较为合适。

梁山泊上战鼓轰鸣,气氛紧张而激昂。

史进和山士奇各自率领一营兵马作为接应,鲁智深、卞祥、林冲等人则留守山寨。

众人齐声响应:\"谨遵哥哥号令!\"

梁山泊集结了两千兵马,包括二十艘千料巨舰、近百艘快艇以及无数渔舟,高举两面杏黄大旗,旌旗如云,气势磅礴,直扑岸边。

独龙冈的守军很快察觉到了梁山泊的动静。

梁山泊离岸边十里有余,越过广阔的芦苇荡,除非敌人是瞎子,否则绝不可能忽视这支庞大的军队。

得知消息后,祝彪和祝龙立即调动一千五百名士兵,迅速抵达岸边。

阮小七率先乘快船靠近岸边五十步处。

他身披皮甲,头裹青巾,手持朴刀,指着独龙冈的军队喊道:\"哪个是祝家的小子?速速出来受死!\"

\"来者何人?\"一个头目出列问道。

\"我乃阮小七,外号活阎罗!祝家小儿在哪?\"阮小七厉声呵斥。

\"哪里冒出来的狂徒,竟敢如此放肆?\"祝彪从旗下走出,听罢顿时勃然大怒。

祝彪身为祝家三杰之末,生性好斗,加上武艺超群,身边人常夸赞他,导致他养成了目空一切的性格。

然而,祝彪却有骄傲的理由。

他精通枪法,箭术更是堪称一流,否则怎能在原着中一箭射伤李应?

虽说是偷袭,但这本身也是一种能力。

祝彪一边咒骂一边策马而出,栾廷玉、祝虎、祝永清、扈成互相看了一眼,默许了他的举动。

只见祝彪来到水边,遥望阮小七,开口骂道:\"水泊贼寇,不识时务!朝廷大军即将抵达,还不速速投降!\"

话音未落,祝彪搭弓引箭,瞄准阮小七,一箭射了出去。

五十步的距离,这一箭自然无法命中阮小七,被他轻易避开。

阮小七见状更加愤怒,立刻指挥水军发起进攻,在岸边二十步处列队,命令士兵举起大盾,密集的箭矢如雨点般射向对方。

嗖!嗖!嗖!

箭矢铺天盖地而来,靠近岸边不到五十步的乡勇顿时慌作一团,纷纷退后躲避。

即便是祝彪、栾廷玉、祝龙、祝永清、扈成等人,也显得颇为狼狈。

阮小七一声号令,弓箭手再次拉弓搭箭,箭头高高指向天空,又一轮箭雨倾泻而出。

大宋的箭矢重量分为三钱、五钱、七钱几种,最常见的为三五钱,这类箭矢轻便,速度极快。

当前大宋采取轻箭策略,不说新兴的金国,仅辽国和西夏就有重骑兵部队。

三五钱的轻箭根本无法穿透骑兵的重甲,即使数量再多也无济于事,不过是徒劳而已。

而梁山泊的装备不仅有三五钱的轻箭,还有七钱的重箭。

对付这些乡勇,轻箭已然足够。

面对梁山泊的箭雨,栾廷玉选择避其锋芒,下令部队撤退,以便梁山军顺利登岸。

虽然栾廷玉未曾担任过重要职务,但他深知“半渡击之”的兵法。

待梁山军部分上岸,部分仍在船上时,此时出击,这些匪徒定会陷入混乱。

栾廷玉计划周密,然而徐悟锋目睹此景,冷笑一声,随即下令亲卫营率先登岸。

首先登岸的一个百人队皆为配备神臂弩的精锐,经过近半年的改良,梁山上神臂弩的数量已突破千架。

若非材料短缺,数量或许还会增加,有了样品再加上汤隆这样的工匠,仿制并非难事。

先锋部队上岸后迅速布阵,架起神臂弩以防独龙冈趁机反扑。

随后,一队铁甲军紧随其后,接着是一队盾牌兵,再后面是一队长枪兵,最后是一群手持刀枪的战士。

瞬息之间,徐悟锋的亲卫营已全员登岸,迅速布好阵势。

第一排是盾牌兵,高至胸口的大盾犹如一道屏障横亘前方,其间留有间隙,方便第三排弓箭手射箭。

第二排为长枪兵,百根长枪自盾牌缝隙间探出,锋利枪尖直指敌方,令人望而生畏。

随后便是铁甲军与战兵。

尽管仅是一支营级部队,却装备精良、队列严整,绝非乌合之众。

栾廷玉虽感疑惑,但祝永清见多识广,瞬间变色;祝彪、祝龙及扈成则张大双眼,更多是对阵仗感到新奇。

就在那时,徐悟锋亦抵达岸边,“徐”字大旗迎风招展,极大地鼓舞了亲卫营士气。

祝彪见状激动万分,高呼:“一群愚蠢匪徒竟敢来犯,徐悟锋此贼竟敢亲临险境!祝家庄骑兵听令,随我击溃这帮贼寇!”

祝彪内心笃定,自信源于麾下百余骑军。

放眼整个大宋,这般规模的骑兵已属难得!

祝彪正欲率军冲锋,幸得栾廷玉及时制止:“莫急躁,梁山匪徒装备精良且携带火器,贸然出击只会徒增伤亡。”

栾廷玉头脑冷静,祝家庄百余名骑兵既无盔甲防护,又缺乏实战经验,贸然出击风险极高。

祝永清附和道:“祝彪,战事不同于寻常争斗,且按兵不动!”

祝彪急切喊道:“敌军即将上岸,还等什么?”

“一切听我调度!”

栾廷玉安抚后下达指令:“盾牌兵向前推进,后续跟进三百庄客,骑兵随我紧跟,其他人居后接应!”

祝家庄虽有二百名盾牌兵,但这些盾牌粗制滥造,勉强能挡箭矢。

栾廷玉下令后,这二百名庄客迅速上前,组成防线。

“冲!”

在栾廷玉一声令下,二百名盾牌手率先发起冲锋,其后马军与庄客紧随其后,直扑梁山兵马而来。

“瞧见我的旗帜,就这般迫不及待?”

徐悟锋轻笑一声,刚登岸不久,独龙冈的人已按捺不住,倾力攻来,显然目标直指自己。

若能取他首级,这头功自是无人可夺。

无需多余言语,待独龙冈的盾牌手逼近至百步之内,令旗兵即刻挥旗示意,高声呼喊:“放箭!”

早已严阵以待的 ** 手迅速扣动扳机,箭如雨下,瞬间越过百步距离。

在当今世间,神臂弩堪称无双利器,即便是西夏的铁鹞子骑兵,在它面前也难以招架。

更何况这些手执木盾的乡勇。

“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其他类型小说相关阅读More+

天命所归:观主在上

小小明秋

大宋:开局金军围城,宰相辞职

猪皮骑士

三姝破局:幽冥玉佩之谜

文苓笔墨

废土之王

笑死鸟

恶雌肥丑胖,开局五个兽夫修罗场

言尽书

四合院:我贾东旭!坐拥娇妻红颜

迷蝶龙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