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向春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52章 驾崩?,水浒:水泊梁山今天反了,姜向春,御书屋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徐悟锋心中亦疑惑重重,赵佶是否真的驾崩?若真遇害,新帝人选尚未确定,这会儿太子之位尚空缺。

四更将尽,众人稍作歇息,不久便混在人群中悄然出城。

众人皆乘马而行,这些马匹是从天驷监购得。

半个时辰后,天已大亮,众人抵达陈桥镇。

入镇后,听闻路人议论,官兵曾来此搜查,未果后离去。

徐悟锋闻言说道:“既如此,此处暂时应是安全。”

众人赶至预定宅院,虽已租下,却无人居住。

院门半掩,锁已被砸毁,地面满是脚印,显系官兵搜查所致。

徐悟锋略松一口气,众人入内查看,屋内凌乱不堪,桌椅翻倒,床铺亦被掀翻。

众人无言,开始整理屋舍。

另有人将马牵至后院马厩。

正在收拾时,一名喽啰急匆匆跑来道:“寨主,马厩里藏有一人!”

众人愕然,徐悟锋问:“何人?”那人摇头答:“不知,约莫三十岁,身中两箭,藏于草堆中,昏迷不醒。”

徐悟锋立刻前往后院,阮小五、杨林、时迁随行。

至马厩,发现草堆中有男子昏卧,脸覆布巾,肩腰各中一箭,右手紧握长剑,衣衫多处染血。

“此人……”

徐悟锋心中一震,此人面貌似曾相识,仔细回想后猛然省悟,这不是前些日子遇到的疑似李助之人吗?

徐悟锋即命道:“速将此人抬入屋内,关门以防万一。”众人合力将人抬进屋中,关闭院门与房门。

室内,徐悟锋揭开男子面巾,赫然便是李助。

徐悟锋虽未完全确认,但仅凭那个背影便已心中有数。

他立刻安排阮小五等人处理李助的伤势,从他身上取出两支神臂弓箭。

众人一眼辨认出来,正是这种威力巨大的箭矢。

时迁忍不住开口:“难道这人真是刺客?”

众人早已心生疑虑,单是这神臂弓箭就足以证明很多。

徐悟锋回应:“待他清醒,自会知晓。”

随后,众人细心为李助处理伤口,涂抹金疮药并包扎妥当。

幸而他的伤势并不危及性命,即便腰部中箭也仅伤及皮肉,无损内脏。

李助因失血过多仍处于昏迷状态。

待所有事务完毕,徐悟锋下令焚烧他的衣物,派遣手下搜寻线索,静静等待他苏醒。

约至午间,李助渐渐恢复意识。

徐悟锋闻讯后,携同阮小五、杨林、时迁前去查看。

“多谢各位相救,在下荆南李助,尚未请教恩公尊姓大名。”

李助脸色略显苍白,环顾四周后目光落在徐悟锋等人身上,眼中闪过一丝戒备,尽管对方救了自己的性命。

徐悟锋微笑道:“我听闻荆南有位金剑先生,剑法超群,莫非阁下正是此人?”

李助虚弱一笑:“不想我这微名,竟也为人所知。

不错,我便是金剑先生李助!”

徐悟锋点点头,问道:“今晨东京城禁军追捕刺客,可是阁下?”

李助苦笑着回答:“承蒙各位救命之恩,不敢隐瞒,刺客确是我。

那昏君荒唐行事,我此行东京,正是为了行刺之举。”

徐悟锋不禁追问:“皇宫防卫严密,阁下是如何潜入的?”

李助早就看见了时迁,忍不住笑了起来:“自从我到东京城后,每天都来矾楼,就是为了瞅准机会,在那昏君与李师师幽会时,取他性命。”

“可这几天都不见那昏君出现,还好有你帮忙,我才得以顺利潜入皇宫。”

徐悟锋、阮小五、杨林齐刷刷看向时迁,他的脸色已经变得非常难看。

时迁当然明白李助的意思,他也同样是通过地道潜入皇宫的,难道自己的一举一动都被他看在眼里?

时迁艰难地吞了口唾沫,看到阮小五、杨林疑惑地看着自己,只好挤出一丝勉强的笑容。

徐悟锋瞥了时迁一眼,又问:“李先生这次行动,应该有所收获吧?”

李助叹了口气:“是我太不小心了。

皇宫里建筑众多,我根本不知道那昏君在哪里,身法又赶不上这位朋友,只能胡乱摸索,结果不小心被禁卫发现。”

“那些禁卫虽然武艺不算特别高明,但装备精良,还都配备了神臂弓,我的剑术虽不错,但也难以对抗。”

“我杀了十几个禁卫,自己也受伤了,还中了两箭,最后只能逃走,真是功败垂成。”

徐悟锋摇摇头:“这么说来,你连皇帝的面都没见到。”

李助脸上泛起尴尬的神色,点点头。

……

李助的剑术确实非凡,否则卢俊义这样的高手也不会败在他的手下。

在皇宫禁卫的围攻下,他只是受了些轻伤,最终还能全身而退,这足以证明他的能力。

可惜即使剑术再高超,论及身法,李助还是逊色于时迁,鼓上蚤的名声不是白来的。

俗话说得好,不要用你的爱好,去挑战别人的谋生技能。

时迁身为专业的小偷,身法稍慢就会被抓,后果自然不堪设想。

得知赵佶平安无事,徐悟锋感到欣慰,少了这个昏君胡闹,大宋或许不会陷入更大的混乱。

徐悟锋注视着李助,称赞道:“先生虽未达成刺杀之愿,却能在禁卫重重包围下安然脱身,实属不易。”

李助此次行动失利,主要因对皇宫地形不熟。

若他手中有一份详尽的地图,恐怕赵佶性命难保。

“您过誉了!”李助摆手谦虚地说,“我深知自身局限,早年蒙高人指点,才习得这门剑技。

一对一交锋时,若对手不多,胜过我的人确实不多。”

“不过置身战场或混战之中,这种剑法便显得不足。

否则我也不会在禁卫面前受挫受伤。”

徐悟锋表示理解,他曾见过李助的剑法,属于轻灵敏捷一路,用于比试无疑极有威胁。

但若用于大规模战斗,就略显单薄。

如今多数将领更倾向于使用枪、矛、刀等武器,因其破甲效果显着。

梁山好汉中虽也有使剑者,例如孙安所持镔铁剑,但其剑型偏重,更适合劈砍。

至于李助手中的剑,能否击破铁甲尚无定论。

徐悟锋接着介绍道:“忘了提一句,我叫徐悟锋,来自京东济州。

这几位是我的兄弟:阮小五、杨林和时迁。”

李助听后震惊道:“难道阁下就是传说中的梁山首领?”

徐悟锋坦然承认:“正是。”

忍着伤痛的李助恭敬地行礼:“久仰大名,今日有幸相见,深感荣幸!徐寨主为何来到东京?”

“为处理一些事务而来。”

徐悟锋微笑询问:“不知李兄今后有何计划?”

李助思索片刻回答:“这次行动失败,我需要暂避风头。

好在我进宫时以布遮面,朝廷想找到我不容易。”

徐悟锋点头表示赞同:“既然这样,何不考虑来梁山暂居?”

李助闻言喜出望外:“正有此意!梁山威名远播,威震河北山东,谁人不知?若能前往梁山见识一番,此生亦无憾矣!”

“李先生不必如此客气。”

徐悟锋微微一笑,随即问道:“李先生可曾听说过一位名叫王庆的人?”

李助听后沉思片刻,随后摇头回答:“徐寨主明鉴,在下初至东京,对这里的人事尚不熟悉。

这位王庆究竟是何许人也?还请赐教。”

徐悟锋略作思索,答道:“似乎是东京城里的一名校牌军。”

李助再次摇头,显得有些无奈:“在下来东京时间不长,结交不多,恐怕并不相识。”

这番话表明,王庆目前可能仍在校牌军任职。

徐悟锋对此似乎并不在意,他说道:“李先生请在此处安心调养,官军已搜查过此处,环境应属安全。

数日后,便随我们前往梁山。”

李助拱手致谢:“多谢徐寨主成全。”

徐悟锋摆手笑道:“同为江湖中人,何必这般拘礼?先生只管安心休养。”

众人退出房门,留下李助独自歇息。

待至前厅,杨林一把揪住时迁,目光如炬地追问:“好个鼓上蚤,昨晚去了哪里?还不从实招来!”

阮小五亦厉声喝道:“速速交代,否则休怪我等无情!”

时迁面露苦色,求助般望向徐悟锋。

徐悟锋轻轻摇头,开口解释:“并无大事,只是旧疾复发,误入皇宫一趟,恰巧被李助撞见。”

杨林忍不住惊呼:“好小子!竟敢擅闯皇宫,胆量倒是不小。”

阮小五则追问:“你是如何潜入的?那可是皇宫,非同小可!”

徐悟锋缓缓说道:“李师师的醉杏楼地下暗藏通道直通皇宫,专供赵佶与她私会之用,却被时迁无意发现。”

阮小五与杨林听得目瞪口呆,对于皇帝为幽会歌伎而修建地道之举深感震惊。

“这等昏君,实在荒唐!”阮小五愤然骂道。

待情绪平复,二人好奇心起,追问地道详情及皇宫风貌。

时迁只得如实讲述。

阮小五嘿嘿一笑:“可别告诉我你没趁机 ** 那位昏君的嫔妃?”

时迁啐了一口,道:“皇妃又如何?不过寻常模样。”

杨林随即问:“你此次潜入皇宫,可曾偷得什么珍宝?”

“倒是顺手拿了些物件。”

时迁伸手入怀,取出几枚扳指与玉佩,皆为上等玉石。

阮小五与杨林瞧后,颇感失望,杨林便道:“皇宫藏宝无数,你仅取这几件?”

时迁正色道:“此物价值不菲。”

阮小五与杨林摇头叹道:“若去一趟,何不顺手取那玉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其他类型小说相关阅读More+

天命所归:观主在上

小小明秋

大宋:开局金军围城,宰相辞职

猪皮骑士

三姝破局:幽冥玉佩之谜

文苓笔墨

废土之王

笑死鸟

恶雌肥丑胖,开局五个兽夫修罗场

言尽书

四合院:我贾东旭!坐拥娇妻红颜

迷蝶龙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