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圈套
姜向春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16章 圈套,水浒:水泊梁山今天反了,姜向春,御书屋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索超听后怒不可遏,回击道:“那梁中书设下圈套,让我运送假货,把我当傻瓜耍弄,还把我流放沙门岛,我定要让他付出代价。”
王林厉声喝道:“到现在你还想狡辩?”
崔猛在一旁插话:“何必和他多费唇舌,让我去会会他,也为索超兄弟出口气。”
索超提醒道:“兄弟小心,此人武艺不弱。”
“无须担忧。”崔猛说完,手握虎尾钢鞭,飞马冲到阵前。
崔猛审视对方军旗,认出此人正是自己,立刻怒骂:“你身为朝廷官员,国家待你不薄,为何反叛?今日若被我擒获,定让你尝尝碎尸万段的滋味。”
崔猛越发生气,不再犹豫,催马直冲王林而去。
王林岂肯示弱,手持开山巨斧,凶狠地冲杀过来,崔猛挥鞭迎击,两人战成一团。
两马相交,厮杀十几个回合后,崔猛察觉王林实力非凡,急忙避开其兵器,调转马头逃跑。
王林追击正盛,崔猛早已藏好钢鞭,暗中取出弓箭,转身一箭直射王林咽喉。
王林早有戒备,听见弓弦声响,立刻低头躲避,堪堪避开了一支箭。
谁料崔猛使出绝技,一发双箭,前一支箭刚过,后一支紧接而至。
王林躲避不及,头盔被射偏,头发散乱,模样狼狈至极,顿时不敢再战,急忙驱马奔回本阵。
关胜见王林败退,深知机会难得,随即下令:“全军出击,随我冲锋!”
“杀——”
梁山将士个个如猛虎下山,整齐划一地发起攻势。
崔猛、索超、宣赞、郝思文等人勇猛难敌,甫一交锋便撕开防线,率军直入敌阵。
先前王林失利,已让官军士气受挫,如今见梁山大军压境,有些胆怯者立刻转身逃窜。
梁山将士一阵冲杀,便令大名府的官军溃不成军。
王林不知手下如此不堪一击,不敢久留,一面收拢残兵,一面向西撤退。
关胜岂能放过,留下宣赞与郝思文处理俘虏,自己和崔猛、索超穷追不舍。
王林纵马疾驰,身边士兵逐渐减少,行至两里许,忽闻马蹄声起,大吃一惊,乃栾廷玉来袭。
大名府溃兵惊恐万分,纷纷弃械投降。
王林怒吼一声,挥动巨斧欲突围而出。
“好胆量!”
栾廷玉毫不留情,领骑兵直冲过去。
转瞬间,王林似螳螂挡车,一声哀嚎后便命丧马蹄之下。
大名府士卒除少量逃脱外,余者或战死,或成阶下囚。
大宋官军已脆弱至此。
栾廷玉无须多言,与关胜清理完战场后,押送俘虏返回高唐。
却说高唐州西约二十里处,一支队伍正缓步而来。
阵前一员将领,手持大刀,头戴镔铁盔,身披连环甲,胯下坐骑是一匹卷毛枣红马,正是大名府都监,人称大刀闻达。
与威名赫赫的李成相比,闻达则显得更为朴实厚道。
当年周谨和杨志在校场比试时,正准备激烈交手,闻达及时出声制止,随后向梁中书禀报,强调枪械无情,仅适用于杀敌平乱。
他主张今日军中切磋应避免损伤,提议去掉枪尖,用毡布包裹后沾染石灰,再行比试。
相较之下,李成让索超装备战马与杨志对战的态度,似乎更渴望冲突升级。
但闻达对梁山势力始终缺乏重视,这正是当时诸多武官的通病——即便梁山屡次重创官军,擒获不少朝廷将领,只要自身未受冲击,便难以引以为戒。
越是武艺出众者,越容易陷入这种心态。
大名府的闻达与李成皆属此列,他们在原着中的数次失利后,能突围而出,全赖一身勇力。
那天闻达率部前行时,突然见到一群逃兵奔来,他立即命令停止行军,将这些败兵带至跟前。
闻达神色紧张地追问:“怎么回事?为何这般落魄?”
一名败兵苦着脸回答:“都监,半路遭遇梁山匪徒,惨败而归,连王林指挥使都战死了。”
“什么!”
闻达震惊得张大嘴巴,王林是他麾下的猛将,他深知其武艺,万没想到竟会命丧梁山之手。
他又急切地询问高唐州的情形,败兵摇头表示不知,只猜测形势堪忧。
闻达深吸一口气,随即变得格外慎重,下令就地扎营,同时派出大量侦察兵前往高唐州侦查。
次日深夜,闻达收到探报,证实高唐州果然已被攻破,城外悬挂着王林的首级。
作为大名府管辖的高唐州沦陷,无论高廉命运如何,整个大名府都将面临不小的麻烦。
闻达听闻后又惊又怒,立刻下令提前准备早餐,清晨即刻发兵。
次日清晨,闻达率四千大军奔赴高唐,抵达城下时已近黄昏。
城头悬挂着“替天行道”、“除暴安良”的旗帜,梁山士卒严阵以待,城门紧闭。
闻达命部队布阵,亲自出阵叫阵。
忽听城内鼓声三通,旌旗招展,城门大开,数十名校刀手护送一人而出。
吊桥未降,对方隔壕而立,豹头环眼,年约三十余岁,手持丈八蛇矛。
闻达看清军旗上的“梁山泊豹子头林冲”,怒斥其背叛朝廷。
林冲哈哈大笑,称自己辞去禁军教头之职投奔梁山,只为践行仁义之道。
闻达震惊于梁山伏兵的传闻,此时探马来报梁山援军已至。
林冲指挥城头放桥,亲率兵马出击,直指闻达。
闻达果断决策,未与林冲交锋,迅速撤离战场,指挥后军变前军,边撤边让左右翼骑兵向前迎敌。
梁山设伏的部队听见号令,随即摇动旗帜,呼喊 ** ,但仅是虚张声势。
面对官军进攻,他们先行撤退。
闻达担心有诈,不敢贸然追击,只能退至五里外驻扎。
此战虽看似挫败了梁山伏击,实则己方士气已损。
闻达稍作休整,准备次日再战。
高唐城楼上,徐悟锋观战后对朱武说:“大名府的军队并无特别之处,闻达的四千人马我们可一举歼灭。”
朱武点头附和:“既如此,主公可在入夜时分派小队 * 扰,待敌军混乱时全力出击。”
索超插话道:“大名府的军队早已松弛不堪,我早年在那里时稍加整顿都会遭遇诸多阻力。”
“非是我轻视他人,这支部队若脱去盔甲,恐怕连乡勇都不及,白白浪费了那么多军饷。”
“既然闻达胆敢进犯,就让他见识真正的精锐,明白梁山的实力。”
徐悟锋闻言大笑:“说得对,今夜月色明朗,正是决战良机!”
随即下令准备晚饭,确保士兵体力充沛。
二更刚过,縻貹、崔猛、索超分领三营人马潜出,直逼大名府军营。
大名府军营灯火通明,戒备森严。
崔猛率先发动攻势,五百人擂鼓呐喊,虚张声势。
这一动静立刻惊动了对手,官军以为强敌来袭,匆忙披挂上阵。
崔猛见状命令停止前进,悄然撤退了一段距离。
闻达全副武装冲出营帐,听到喊杀声渐息,依旧不敢懈怠,命令士兵严阵以待。
片刻之后,未见异常动静,又见士兵们昏昏欲睡,闻达只好下令让他们休息。
然而,半个时辰后,索超再次指挥士兵擂鼓呐喊,将刚入睡的官兵惊醒,慌忙穿衣披甲,冲出营外。
梁山擅长此计,夜袭扰敌,既让官兵疲惫不堪,又使其逐渐麻痹。
正如“狼来了”的故事,次数多了,官兵还能信吗?
闻达在帐中脸色阴沉,虽想率军出击,但深知手下状况,若贸然夜战,恐未遇敌便已溃散。
无奈之下,他决定忍耐至天明再作打算。
从二更到四更,三路梁山部队轮番 * 扰,官兵被折腾得筋疲力尽。
四更过后,一切归于寂静,但闻达仍未松懈,派亲兵巡查以防突袭。
五更时分,天色渐亮,梁山伏兵正聚在一起进食补充体力,准备伺机发动总攻。
而闻达也因整夜未眠,终于稍作歇息。
清晨,火光映天,梁山士卒手持火把,分成三路朝官军营寨迅猛扑去。
深夜突袭,官军因久未合眼而困倦不堪,多数人沉睡梦乡,对即将到来的危机毫无察觉。
梁山军队悄然逼近,这次并非虚晃一枪,而是实打实的进攻。
突如其来的攻势惊醒了酣睡中的守军。
有人惊恐万分,有人一脸疑惑,甚至有人误以为只是普通的 * 扰,翻身继续睡觉。
三路精锐在距离营前三十步处停下,弓箭手迅速扎稳脚步,将火把插入地面后取出早已备好的火箭。
点燃箭头,拉弓搭箭,齐射而出。
数百支火箭如暴雨般飞向营地,帐篷与围栏瞬间被火焰吞噬,浓烟滚滚,火势迅速扩散。
喧嚣的战鼓声再次响起,伴随着震耳欲聋的喊杀声,彻底搅乱了大名府官兵的心神。”敌袭!”“快逃!”“营区起火了,大家快撤!”慌乱中,士兵们衣衫凌乱地从帐篷涌出,目睹熊熊烈焰和四散奔逃的同伴,内心更加恐慌。
情急之下,他们根本来不及穿戴装备,只想着逃离险境。
縻貹等人抓住机会,突破防线直入营内。
梁山战士犹如猛虎下山,气势汹汹地冲击着对手。
为加剧混乱,梁山士卒大喊:“闻达将军已亡,速速逃生!”此起彼伏的呼喊让局势愈发不可收拾,官兵犹如无头苍蝇,在黑暗中盲目奔跑,担心稍有迟疑便会被追击。
正当闻达全副武装准备迎战时,军营已陷入一片混乱。
他一时不知如何应对,待稍微镇定后,高声喝止:“本官在此,无需惊慌!”然而他的声音刚落,便吸引了梁山士兵的注意,数十支箭矢径直朝他射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