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向春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80章 南大门,水浒:水泊梁山今天反了,姜向春,御书屋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驱散城中官兵与坊丁,联合投降的廉访使赵约,打开了南大门。

钱振鹏带领乡勇攻开西门,于乱军之中斩杀了制置使陈建。”

“倒是便宜了那家伙!”

方腊听完,并未首先称赞钱振鹏的大功,反而愤恨陈建那昏官死得太容易。

钱振鹏原本是清溪县的都头,也是摩尼教的老兄弟,方腊的心腹将领,武艺超群。

如果没有钱振鹏的内应,摩尼教不可能如此迅速拿下杭州城。

接着,方腊又问:“目前城中形势如何?”

方天定说:“我已经安排方杰,率两百骑兵、三千步兵入城,控制全城官员士绅的宅邸,禁止任何人进出,待局势稳定后再行彻查。”

方腊并没有打算赶尽杀绝,他效仿的是梁山的做法,但执行得更为严厉。

例如,在杭州城内,除非是罪大恶极之人,否则落到梁山手中,最多缴纳罚款即可。

然而,落到摩尼教手中,结果则完全不同。

“你做得不错!”方腊点头赞许,然后对方天定说道:“你去传达我的命令,禁止伤害百姓,违者格杀勿论。”

“是!”方天定领命后迅速离开。

此时,方杰已经率领军队,沿途击杀了一些趁火 ** 的小混混和乱军,终于抵达了府库所在地。

郭世广、厉天佑等人手持染血的兵刃走出,显见此地已清理完毕。

被称为三大王的方貌率军冲入知府衙门,却发现杭州知府赵霆早已逃离。

方腊听闻赵霆逃脱的消息后颇为惋惜,又得知城门已被彻底控制,便命娄敏中、祖士远和沈寿等人拟写安抚公告,由一名嗓门洪亮的男子敲锣宣传摩尼教的仁爱思想。

自此,杭州这座东南重镇落入摩尼教之手。

若在一年之前,此事必会震惊四方。

然而如今,徐悟锋早已掌控京东二路,并两次攻陷大名府,摩尼教所为梁山泊早有先例。

梁山泊屡次战胜朝廷大军,以武力争取现状,击溃的官兵达数十万。

相较之下,方腊一路虽所向披靡,但击败的官军数量不及梁山泊的零头,大多为望风而逃。

即便江南官军战斗力薄弱,但这过程显得过于顺利,让人难以置信。

方腊对此毫不在意,义军势头正盛,他打算稍作休整后再推进下一步计划。

待城内局势暂稳,方腊亲自率军入驻,至制置使衙门询问:“民众对廉访使赵约有何评价?”

方腊提问源于赵约在两浙地区尚有廉洁名声。

娄敏中答道:“我已询问其家中侍从及附近街坊邻居,赵约看似廉洁,实则纵容恶奴欺压良善,受害邻众多,却因畏惧权势不敢发声。

将其擒获后,百姓纷纷拍手称快。”

方腊大笑:“这便是所谓的廉洁名声吗?”娄敏中冷哼道:“所谓士林廉洁不过是这帮污吏自吹自擂,外人不知内情,或许会被误导。”

“杭州城里的百姓,又有几人真心认可他?他家的仆从‘七四三’倚仗权势欺压民众,招惹官司,与人争斗,以钱财交易是非,甚至构陷官员,剥削百姓,此事城中无人不知。”

“别说普通百姓对他毫无好感,就连他雇佣的众多仆役,也没有一人真正忠于他。”

方腊听后微微点头,随即问道:“赵约有何言辞?”

娄敏中答道:“此人性格懦弱,被抓后便立刻自缚投降,依我看,不如干脆处决了他!”

身旁的祖士远也附和道:“若将这样的人纳入教中,恐怕会损害我们摩尼教的声誉。”

这只是一个原因。

除了赵约名声不佳外,他也并非无名之辈,一旦加入摩尼教,势必需要授予高位。

即便只是虚职,娄敏中和祖士远都不愿看到这种情况发生。

教内还有许多兄弟,怎能让外人来争夺资源?

娄敏中与祖士远话音刚落,众人纷纷表示同意。

方腊见属下都如此主张,当即点头应允。

于是方腊问:“既如此,该如何处置赵约?”

娄敏中说道:“我们刚攻下杭州,正需赢得民心,借此机会惩治赵约,百姓定会拍手称快。”

祖士远补充道:“不过最好先查明他的罪行,以免被人指责滥杀无辜。”

方腊拍手称赞:“就这么办!”

随着方腊攻占杭州,其他 ** 军的声威也日益壮大,各地分坛相继揭竿而起,大的占据州府,小的控制县城,一时之间遍地烽烟。

方腊此时志得意满,自从起兵以来,各路战事进展顺利,使他滋生出一种盲目乐观的情绪,教中不少人也有同感。

然而,方腊并未察觉,在摩尼教内部,已有派系林立的苗头。

摩尼教传承数百年,自晚唐之后,又吸收融合了多个教派。

由于受到官府的打压,各地分坛首领必须拥有自主决策权,无法事事向上级请示。

久而久之,这些地方分坛便如同割据一方的藩镇,各自为政。

洞庭湖的钟相同样属于摩尼教一支,但他根本不理会方腊,俨然形成 ** 派系。

初期传教时,这种状况还不明显,尽管各分支存在争权现象,但在大局驱动下,大家都需互相支持,也都愿意遵从方腊的指令。

然而,当各地坛口相继 ** ,各自掌控兵马后,视地盘如珍宝,出现了既听令又不服从调遣的情况,这样的例子并非少数。

并且,随着摩尼教攻城略地,那些往日贫困的首领们突然掌控大量财富,很快便走向腐化堕落。

不说别的,就连方腊抵达杭州后,也广纳美女充实后宫,更别提其他部将了。

这些情况自然不在徐悟锋的职责范围内。

江南消息传至青州,除了徐悟锋,梁山众头领均对摩尼教的迅猛发展感到震惊。

短短两月拿下杭州,并占领诸多州县,可见摩尼教实力不容小觑。

但徐悟锋清楚,这是正常节奏,历史上方腊也是约莫两个月攻陷杭州。

此时青州城内,徐悟锋摆下宴席,欢迎新来的萧嘉穗与袁朗。

徐悟锋一向重视情报收集,无论是王庆还是田虎的手下,他都了如指掌。

袁朗是何许人,徐悟锋岂会不知?这是王庆麾下顶尖战将,如今主动投奔,怎能不让他喜出望外?

萧嘉穗更是令人称道,不仅才华横溢,还能武善谋,最终隐居江湖,如今主动找上门来。

大厅内气氛热烈非凡,虽已入冬,却让人感觉如沐春风。

萧嘉穗与袁朗推杯换盏,一边倒酒一边敬酒,场面好不热闹。

宴毕,徐悟锋取出金银币赏赐众人,不同于寻常的金锭银块,这些是精致的金银币。

像史文恭、林冲这样的武将,只觉此币做工精美,可作把玩之物,并未多想。

徐悟锋此举意在革新货币体系,通过铸造金银币取代市面上流通的零散金银。

这种做法具有诸多优势,其中之一便是彻底消除了货币耗损的问题。

与其他大一统王朝不同,宋朝自建立以来便未能实现货币的全面统一。

中原地区通行铜钱,而蜀地则使用铁钱,两地之间严禁货币流通。

陕西、河东等地则铜铁并用,福建、岭南的部分区域同样采用铁钱。

宋朝的白银资源本就不充裕,每年向辽国和西夏支付的岁币看似数额不大,但实际上对白银储备构成了巨大压力。

然而,在水浒背景下的世界里,朝廷因资源丰富,白银已成为普遍使用的货币,甚至在缴纳税款时,也有不少富户直接以白银形式缴纳。

这些税银形态各异,当由县衙汇总至州衙时,无法直接用大量碎银交付,需先行熔铸成标准银锭。

此过程难免造成损耗,即所谓的“银耗”。

银耗又称“火耗”,起源于明代万历年间,当时张居正推行一条鞭法后首次提出。

该政策要求所有赋税均以银两缴纳,碎银熔铸成银锭的过程中便产生了火耗。

然而,实际征收过程中额外增加的“火耗”远超正常损耗,其中差额往往落入官员囊中。

入主中原后,这一制度得以延续并进一步加剧,导致民众怨声载道。

通常情况下,各州县的火耗比例可达赋税的十分之二三,甚至更多。

即使在顺治、康熙年间颁布禁令,仍收效甚微,最终成为默认现象,民间流传着“康熙康熙,吃糠喝稀”的俗语。

当前世界中,银耗问题相对历史记载来说较轻,因为百姓缴纳的税赋中包含部分实物税,同时铜钱的使用量较大。

尽管有人认为徐悟锋志向过高或脱离实际,但他即便仅据守胶东,其视野已延伸至海外。

东瀛与我们仅一海之隔,盛产白银,着名的石见银矿在十七世纪时,其产量曾占全球的三分之一。

而佐渡岛被称为金银岛,九州南部的菱刈金矿也极为富饶。

徐悟锋心想,好不容易穿越一次,不去东瀛制造些麻烦实在说不过去。

若有一天金银真的成为主流货币,缺乏管控的话,火耗现象定会愈发严重。

此外,地方州县若掌握熔炼税银再铸的权利,必然会出现诸多 ** 行为。

另一方面,铸造金银币的利润显而易见,徐悟锋也打算从中获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其他类型小说相关阅读More+

天命所归:观主在上

小小明秋

大宋:开局金军围城,宰相辞职

猪皮骑士

三姝破局:幽冥玉佩之谜

文苓笔墨

废土之王

笑死鸟

恶雌肥丑胖,开局五个兽夫修罗场

言尽书

四合院:我贾东旭!坐拥娇妻红颜

迷蝶龙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