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说话的肘子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357章第一步,青山,会说话的肘子,御书屋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第一步</p>
教坊司里,人声鼎沸中,王家女的赎身钱被抬到了七万贯。</p>
教坊司外,沈野看向陈迹,笑吟吟问道:“怎么,信不过沈某?沈某好歹也是虎丘诗社的诗魁,做过不少贵人的座上宾,认识些盐商并不稀奇。”</p>
陈迹笑着说道:“那便请吧。”</p>
黄阙登上马车时,司曹癸主动凑上前来:“小人扶您。”</p>
说话间,司曹癸左手扶着黄阙的胳膊,搜查对方袖子里是否藏着兵刃。右手扶着黄阙的后背,手掌快速掠过腰带附近。</p>
顷刻间,神不知鬼不觉的完成搜身。</p>
沈野上车时,司曹癸又隐蔽的将其搜了一遍。待确认黄阙与沈野身上都没带兵刃,这才放下心来。</p>
陈迹不动声色的看着这一幕,心中忽然一动。</p>
如今有了过继之争,司曹癸竟比他还在意他这条性命。</p>
此时,司曹癸转头看向陈迹,神情中意味不明:“公子,请上车。”</p>
陈迹钻进车厢里:“去梅花渡,停在后门。”</p>
马车摇摇晃晃往外城驶去。</p>
黄阙耐不住性子:“陈迹贤弟,你方才说你手上有三十万盐引,还能优先支出盐来?”</p>
陈迹微微一笑:“正是。”</p>
黄阙身子微微前倾:“贤弟打算把盐引作价几两银子?”</p>
陈迹劝慰道:“黄兄,不急谈论此事,我们到了梅花渡,一边饮酒一边商议。”</p>
黄阙摇头:“酒什么时候都可以喝,唯独谈正事时不能喝。贤弟,你我还是打开天窗说亮话吧,你已三番五次找上我谈盐商之事,想来心中早已有了打算。你的盐引价格合适,我们便能做这笔交易,若不合适,这酒喝起来也不痛快。”</p>
沈野对陈迹笑着说道:“贤弟生在北方,恐怕不知我南方人做生意时是不喝酒的,得先把事情谈明白了再说。”</p>
陈迹想了想说到:“二两银子一张,如何?”</p>
黄阙神色一动,若从八大总商手里买盐引,少说也得四两银子:“当真?”</p>
陈迹点点头:“当真。”</p>
黄阙又问:“不会支不出盐来吧?我听闻陈家盐号已被八大总商逼得支不出盐来了,若是如此,这盐引恐怕一文不值。”</p>
陈迹从袖中抽出一沓盐引:“这里有十张盐引,黄兄自可拿去长芦盐场印证,若支不出盐来,我们也不必往下谈了。”</p>
黄阙接过盐引,掀开窗帘,借着月光细细打量上面的字据:“集字二三六九号,今由保头陈家盐号雇到,领运官盐两百斤送至豫州巩义县”。</p>
盐引的边角,还盖着一枚精致的朱砂红印,红印刻着一个陈字,陈字旁还有一枚小小的银杏树叶。</p>
“这是嘉宁三十二年第一批盐引。”黄阙小心翼翼的摩挲着盐引。</p>
“正是。”</p>
黄阙高声道:“停车。”</p>
司曹癸置若罔闻。</p>
陈迹笑着说道:“停车吧。”</p>
司曹癸这才勒紧缰绳。</p>
黄阙跳下马车,朝马车里的陈迹拱手道别:“两位贤弟,我这就遣人往长芦盐场走一趟。”</p>
沈野感慨:“黄兄当真是个务实之人,一刻都等不得。”</p>
黄阙拱手作揖:“我黄家背后还有不少户人家张嘴等饭吃,如今世道多艰,若能有个安稳的营生给他们一口饭吃,便是天大的事情。告辞,此事若成,我自去梅花渡寻陈迹贤弟。”</p>
说罢,他竟头也不回的往夜色里走去,打算连夜支盐去。</p>
陈迹坐在车上,看向对面的沈野,好奇道:“沈兄还喝酒吗?”</p>
沈野斜靠在马车上朗声大笑:“黄阙兄被利蒙住了眼,满脑子想的都是盐引,所以不曾细想贤弟所言。可沈某不爱银子,便没那么容易被贤弟唬住。”</p>
陈迹故作不解:“沈兄这是何意?”</p>
沈野朗声大笑:“手里握着三十万盐引,又岂能不知它的价钱?贤弟将盐引的价格降到这么低,不过是想借我与黄兄吸引更多的盐商过来而已。”</p>
陈迹也不再遮掩:“确实如此。”</p>
</p>
</p>
</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