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远航(1 / 2)

自始皇帝统一七国、征服南越,经过长期的民族融合和文化交流,中原王朝的势力范围始终长期稳定在北到阴山、贺兰山,南到两广,西南到云贵高原和青藏高原的边缘地带,西到河西走廊的核心地带,这便是国人所谓的九州之地吧。祖宗有遗训,蛮荒之野,得其地不足以供给,得其民不足以使令,故捍土自足,鼎食而歌,倒也无可厚非。可是在刚刚翻过一页的大元王朝,它的出现突然就打破了人们对于边境的想象,其版图东抵鲸海,北至西波尔平原,西南接尼波罗,东南临海,土地是那么的广袤,幅员是那么辽阔,这给了年富力强的大明无限的遐想:汉人的江山也当如此!

道衍是相信的,他始终觉得,这块浩渺的土地该有个共同的主人,如果不是勤劳睿智的汉人,那还会是谁?

大明所处之地,北边是冻土,西边是荒漠,南边是山石,都是不毛之地,唯独东边海上未曾涉及,在海的那一边,有道衍梦寐以求的世界。相传那里也有一个伟大的国度,叫做罗慕路斯,简称罗马,因为其文明繁华的程度比肩鼎盛时的大秦,所以被汉人唤作西域大秦国。一个被汉朝以紫绶金印之礼相待的西域大秦国,一个曾五次出使中原的西域大秦国,到底是何种程度的国度,现在还存在吗,与大明相比又如何呢?开荒拓土之举,前人已做到极致,那我们就东出大海吧,我们也要在历史上写下自己那一笔。远洋巨舰已经在五虎门停靠得当,此番出海,为大明带来的到底是强敌还是财富,没人知道。

燕京,庆寿寺。

仲夏将至,流火四起,天气燥热。

一颗古木之下,台阶之上,道衍合手而立,身后是弟子三和,拥簇而立的是小和尚三得,而在台阶之下,三宝整理衣冠停当,弯膝跪下,拜道:“弟子三宝,拜见师父。”

道衍早早伸出一只手去,奔到台阶下面搀扶三宝起来,道:“陛下既然已经赐姓为郑,老衲也当称呼一声郑大人,不敢受此一拜。”皇帝听闻有“大明亡于门内有马”一谶语,所以对马姓十分忌惮,又因为道衍举荐的三宝和尚本名马三宝,让皇帝还是多了一丝忌惮,但毕竟是道衍举荐的人,于是赐其名为郑和,执天子令,代天子威服四海。

三宝再拜,道:“弟子的一切都是师父所赐,师父于弟子恩同再造,不敢忘记。”

道衍缓了缓脸色不再造作,转而叮嘱道:“此番东去万里之遥,人文水土多有不同,你自己多保重。”

三宝回道:“弟子明白。”

道衍又说:“这次海上之行,不光要向列国展示我大明国力,彰显我大明国威,同时也要播撒我大明的仁义厚德之名,强而不欺,威而不霸,方是往来之道。”

三宝点头:“弟子明白。”

道衍神色一变,低声又说:“此番东去,茫茫海上,林鳞列国,我却要你帮我找一个人。”

三宝并不惊讶:“弟子明白。”

道衍摇摇头:“我要你找的,并不是朱允炆,寻找朱允炆只是给皇帝陛下的一个借口,我要你找的人,确切的说,是个神仙?”

三宝惊讶不已:“神仙?”

道衍答:“不错,是个神仙。传言大唐贞观年间,朝廷中有两个大术士,一个是火井令袁天罡,另一个是太史令李淳风。两个人本来都可以得道飞升,羽化成仙的,可是因为袁天罡作推背图泄露天机,最后遭了天谴,落了个不死不生,不人不鬼的下场,几百年过去了,没有人知晓下落。而另外一个人,李淳风,听说已经化至臻境,东出海上做了个逍遥散仙。”

三宝问:“师父是要弟子去寻那李淳风?”

道衍点头:“是,李淳风。”

三宝问:“既是得道高人,想来必是神龙见首不见尾,不知如何认得?”

道衍从袖子里拿出一杆玉钗:“这是袁天罡留下的玉钗,当年女帝武曌命袁李二人选风水宝地,两人游遍九州,不约而同都选在畤县的梁山上,李淳风在龙穴上埋下一枚铜钱,袁天罡在穴眼上订下一枚玉钗,女帝派人来看时,挖开土,发现玉钗刚好钉在来铜钱的孔里,于是就有了现在的乾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