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如果想省点事,我们只需要一根木棍。弓把固定木棍一段,弓弦每次都拉到木棍上的固定位置,把弦都挂在这儿的机关上,就能保证幅度次次一致了。”他说着,又掏了掏背包:“然后,我们就得到了一把弩。”</p>
<div class="contentadv"> “这么一大堆理论,还有长年累月的练习,就这么……‘咔哒’一下,就行了。”</p>
“练习弓箭的时候,还有个难题是撒放。箭尾的尾槽是扣在弦上的,而拇指又勾着旁边的弓弦,所以放箭时,动作必须干脆利索,否则就会干扰箭矢,无法准确命中。这又需要长期练习,体会其中的道理。而如果我们用器械,也可以干净利落地释放,弩机就有这种效果。”</p>
“一个弓手,几年都未必能练好。而一个弩手,几个月就能很熟练了。”他举了举手里的弓和弩:“哪怕不看力量和瞄准上的方便,只这些技术上的细节,就能看出为什么时间差距这么大了——最耗费时间的苦功夫,都这么给省过去了。”</p>
“但是,弩在省事的同时,要求也变化了。弩的有效射程比弓远得多,按唐制,应当在一百五十步发射,是弓的两倍半之多。这种距离上,就不能平直地瞄准了,需要使用各种器械来辅助。”</p>
“宋朝时,有人挖掘出了汉朝的弩机。沈括观察了弩机实物,发现上面有明确的望山刻度。用望山刻度、箭镞位置,就能进行瞄准。沈括还研究了汉朝人留下的口诀,发现用弩的口诀,实际上是用勾股进行计算的算法。按照口诀试射,他那样没经验的人也能十中七八。”</p>
“不过,虽然发掘出了汉朝的先进遗物,也破解了口诀,但汉朝的士兵会根据口诀进行估算,宋朝士兵却做不到。结果,这种失落的古代技术,还是没能普及开。”</p>
“我看教射的书籍,就对这个例子印象很深。”他摇着头说:“我们想要用更好的技术,提高训练和战斗的效率,就需要大家都掌握更多的知识才行。在战场上,这些知识的重要性,并不输于武艺,甚至可能更重要。我们比起蛮族,主要的优势,恐怕也是在这里,而非蛮力上。”</p>
这话确实很有道理,张百户等人也无法反驳。</p>
“我之前也不知道这个事情,还以为弩就是这么慢慢发展起来的,没想到这么多波折……”郭儒感慨道。</p>
“我们最近在琢磨这个,所以就有感而发了。”马十柱告诉他:“史书上说,汉朝的时候还有射远的数据,做成表格背下来,就能省不少事,不用自己临时估算了。这要是能重现出来,还可以进一步降低难度。所以,我们也在琢磨,想要多试试,给它重新编一套出来。”</p>
“我们的军队里,用弓多,用弩很少,所以之前也没怎么注意过。”义父说着,问郭康:“你觉得用得着么?今后的方向,应该主要是火器了吧。”</p>
“可以试试,给那些没时间练弓箭的人用。”郭康不反对:“其实火器也用得着这些东西的。积累下经验,今后肯定用得到。”</p>
实际上,就他所知,古时候的器具和经验甚至不止沈括发现的这些。汉朝人不但有望山和射表,在各处烽燧,也有和重弩配套,用于观测测距的设备。高级一些的望山,也不止是一条棍,而是一个网格状的瞄准器。这些东西,对于火器时代的远射,依然有启发意义。</p>
当然,这些就算发现了也没用。对大宋士兵来说,哪怕射表都过于超纲了……</p>
而且,武器的效能远不止战时使用,平时的维护也非常重要。中原式的弩,是个很难伺候的武器,汉朝人能这么普遍地用弩,也是因为他们的制度完善。</p>
哪怕是在边境的烽火台,也要每天进行各种记录,称为“日作簿”,登记每天的各种活动。士卒们还要定时点验粮食、烽火燃料、武器,乃至医药,因为这些物资的储备,都有明确的规定,上司也会定期检查,并把结果纳入功绩考评。</p>
作为威力最大也最繁杂的武器,弩也是最费事的。士卒需要定期测量弩的实际拉力,并进行试射,把弩名、型号、编号、弓力、损耗、射程等等,都记录下来,定期检查更新。</p>
按汉朝规则,一天的工作就是一日的绩效;而每年考核种,弩射只要达到12中6的标准,多中一箭,就是十五天的绩效奖励。所以士卒们虽然经常抱怨,甚至互相通风报信,了解督察组的去向,但还是愿意积极维护,以求得到功绩。</p>
这些繁杂的工作,很多都需要计算和文牍记录,所以只要有机会,士卒都会设法学写字。后世学者在汉朝烽燧里发现了大量的习字简牍,还有急就篇之类的启蒙读物。一些人还会默写乘法表,乃至抄写四书五经,试图提高自己的文化水平。</p>
可见,军队真正的核心,就是人本身。武器只有在士兵的手上,才能得到发挥,进而改进、发展。就算沈括复原出了汉朝的弩和配套设备,把这些东西给大宋的普通官兵,估计也是暴殄天物,很快就会回到宋军正常的水平了。</p>
所以,对士卒的教育,对军队的组织,才是郭康认定最关键的地方。</p>
汉朝声称能“一汉当五胡”,不是因为汉人更大更强,块头是杂胡的五倍,而正是因为这些军队组织和士兵专业能力上的优势。相反,大宋军队就远逊于此,甚至不如丢了官家之后,完全依靠自行组织的状况。可见,这些完善的制度规则,以及更重要的落实下去的能力,才是战斗力的关键。</p>
于是,郭康对义父低声说了几句。而义父也是经常打仗的人,一下就明白了意思。</p>
“这也很好啊。”义父最后下了决心:“哎,要不是想参加的人太多,我倒是希望咱们这边的人多多益善。这次你们既然这么用心,我也不好拒绝,你们就都去大都报道吧。至于最后挑上多少,我就不管了,让兵部按规定来。”</p>
众人欢欣鼓舞,都连连道谢。</p>
他们随后又参观了几处场所,还会见了其他几个村庄的代表。晚上,则轮到当地人招待他们。可能是因为如愿以偿,大家都十分兴奋,连郭康都喝多了些。他们的行程,就这样按计划完成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