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2章 蓬门始开,纳妾蔡琰(求追订)(1 / 2)

盘古开天,始为一。

天圆地方,始为一。

万法传承,始为一。

从一而终,始为一。

魏石在穿越之前,看过不少穿越小说主角,金手指、科技狠活、隋唐宋明发明,连番的使将出来,在汉末三国混得风生水起。

但当魏石真正身临其境,融入到这个汉室衰微、诸侯并起的乱世时,他才发现,不符合当时社会状况的改革,即便已经被证明有先进性的,也一样是恶政。

只有被实践证明过的政策,才是治世之良策。

曹操“唯才是举”的举措,适用在东汉末年,原有察举、征辟人才选拔机制崩溃,门阀垄断仕途的社会状态下,已经被证明是良策。

魏石当然要毫不客气的拿来一用,反正,这个时代,就算有人说他抄袭、借鉴,或者曹译魏,也封杀不了。

“明府,国之取士,自古以忠义为先,若是以才作为唯一标准,万一背叛,岂不是要酝成大祸?”

诸葛亮听着魏石的用人之策,心中犹有疑惑,摇了摇羽扇,问道。

魏石看了一眼茫然中的众人,给诸葛亮点了一個赞,他一个人说,没什么意思,诸葛亮这么一问,倒是让魏石能继续解释其中的门道。

“孔明,诸君,孟子曰,人性本善。荀子曰,人性本恶。在石看来,人性无法定义善恶,也无法明辩忠义,今日为善,明日为恶,今时为忠,后时为奸,皆是人之常情。”

“诸君今日在我汉中太守府麾下,实吾汉中军民之禄,若能尽力尽力,政绩优异,就是忠义,政绩一般,是为平庸,政绩低劣,是为奸侫。”

“文吏为官一任,能让府仓、县仓增粮添帛、能让民众过上好日子,能让治下地方安定,无有乱相,是为忠。”

“武将治军,能领军打胜仗,恶仗,能不计得失,担当重任。能冲杀于前,阻敌于后,是为忠,反之,畏战不前,临阵而溃、投降偷生者,是为奸。”

居上者,如何用人是个千古难题。

忠诚之人,不一定有能力。

不忠诚之人,也不代表不能干事。

身边都是忠义之人,最后的结果,就是一言堂。

魏石认为,为主君者,为诸侯者,最重要的,是要能听得进不同的意见,要有比部属更广阔的胸襟。

纵观古今,开国帝王,胸襟都是非常的开阔,能够容许不同政见的部下任事。

最著名的,就是唐太宗李世民与魏徽之事。

看过史书的都知道,魏徽其实是李建成的亲信幕僚,李世民用魏徽,相当于用竞争对手的心腹,这胸襟气度,在帝王中也是数一数二了。

听到魏石这一番不同于传统的“忠义论”,诸葛亮、法正、荀谌等人若有所思,久久无语,心中各种想法和念头都有。

“府君高论,诩心服矣!”贾诩听之,眉宇间的郁结却是渐渐舒展开来。

相比世家出身的谋士,贾诩虽然也是举孝廉出身,但真正的仕途,却是在西凉军中,靠着野路子扬名。

忠义两个字,跟贾诩是不沾边的,要是以“奉一主论忠义”的话,他也不会又投董卓、再投张绣,接着投效曹操,如今更是一改再改,投奔到魏石的麾下。

因此,对魏石的用人之策,贾诩最是听得进去。

“哈哈,要是有一天,文和在石手下不想留了,还请直言相告,石必礼送之,绝不食言,但石有言在先,在任上为官,却谋反叛之事,石必当诛之,绝不留情。”

魏石哈哈大笑,眼神中上位者的自信气度尽显,让贾诩为之一凛。

前一世,魏石是个打工人。

今朝在这个公司,挑槽到另一公司,也是常有之事。

贾诩也好,其他人也好,若是辞官后,再赴他人麾下,魏石虽然不爽,但也不会勃然大怒,但若是领着薪水,却暗中替他人做事,那就是反骨仔了。

一番关于吏治用人的方针定下之后,魏石麾下的众文吏立时分赴各个地方,开始照着自己的思路,治理地方或者处置郡务起来。

具体细节方面,魏石也不多作过问,他要的是一个结果。

——

就在魏石与诸葛亮、贾诩等人商议汉中郡发展大计之时,韩嫱在蔡琰、张芝的陪同下,正在终南道宫散步。

终南道宫,师君张鲁昔日居处,风景秀丽,视野开阔,青山绿水,气候又甚是清凉,端是一处难得的度假之地。

韩嫱、蔡琰两女,第一次上山,见到此等洞天福地,也是惊喜连连。

张芝在张鲁去了关中长安之后,选择留在了汉中,开始之时,她还想着要替张鲁做些事情,比如刺探魏石的情报,在汉中郡暗中发展教徒等等。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魏石治下的汉中郡民众,日子越发的好过,五斗米教那一套鼓惑人心的教义,也渐渐没人再相信。

张芝无奈之下,只能又重操旧业,当起了巫婆鬼母。

巫婆者,其实就是接生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