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他...他竟抓住了瓦剌的南王?”
燕王府正厅,朱棣站起身子,又惊又喜地看向秘谍司的谍子。
天可怜见...顾怀要了五千精兵进大同,他同意得很快,但也没觉得顾怀能做出什么大事来,毕竟顾怀从来没独自带过兵,更别说如今大同那乱象,谁进去能讨着好?
然而顾怀就是给了他这么一个大大的惊喜。
五千骑兵,过大同入草原,一路奔袭进草原腹心,扫灭部落逼得前线的南王苏克齐带王庭骑兵回援,然后一战定乾坤,生擒瓦剌的前线统帅,平安地回到大明。
这种战绩...若说无法复刻那未免太过抬举顾怀,但换了如今世上的其余将领,怕真没几个有顾怀那样的狠厉敢把自己置身在千军万马里当饵,只为了能一举吞掉那七千王庭骑兵。
果敢,狠辣,而且敢赌,奔袭作战从来都最为考验将领的基本功,而顾怀对于骑兵的运用堪称可圈可点,原来在自己不知不觉间,那个一向只喜欢隐居幕后的青衫书生,已经成长到了如此地步?
朱棣有些感叹,但心思很快转到了另外一件事上:“顾怀现在在哪里?”
“禀告王爷,主官大人已经带兵进了大同,如今正在关内休整,南王苏克齐已经押送来北平的路上,主官大人说...说王爷若是没其他要事,他就要回德州了。”
“终究是还不肯见俺一面么...”朱棣暗叹一声,知道顾怀是在介意自己派兵进大同的事情,有些无奈地摇了摇头。
但说到底自己也提不起怒意,离那个青衫书生走进王府也已经一年了,他是什么样的人,自己还是多少有些清楚的,而且自己之所以这么放心并且依赖他,他这种正派而且孤傲的性格不也是原因之一?
再说眼下还给自己送了这么一份大礼...
朱棣微微颔首,示意自己知道了,谍子恭谨地退了下去,朱棣闭目沉思起来,大同那边的乱局,随着顾怀的这一番动作,算是有了速解的方案,之前还需要巩固北平的同时派兵慢慢啃下来,而且有些区域还需要和李景隆拉锯,眼下却可以兵不血刃地接收到手里,如此一来只要占据了太行山脉的几个重要关卡,大同...基本就成了自己的后花园。
只可惜这里面充斥了太多偶然,瓦剌的入场,李景隆的愚蠢,以及大同守军的缺衣少粮怨气冲天,最重要的还是顾怀这番惊天功绩,这才能在年关之后快速地拿下大同,但这一系列动作却无法复制到宣府和辽东了。
打仗最忌讳的是贪心,但造反不会,朱棣犹豫半晌,视线在沙盘上宣府辽东的区域巡弋许久,最后还是按捺下了心底的那份冲动。
不行,一个大同就够了,北平养不起三个边关,而且眼下李景隆有这么多的麻烦,有些事也许可以提上些日程,而不是一直等待下去。
朱棣看向了阴影里的郑和:“聚将,俺要和他们议一件事情。”
“究竟是等李景隆北上好些,还是俺主动去找他好些?”
……
重新回到大明,走的是之前的路线,所以第一个接触到的城池,自然是拱卫在大明边境的丘城。
已经过了年节,街道上却还残留着节日的余韵,哪怕是贫瘠的边陲小城,在这个时候也会挂上些红灯笼燃放些爆竹,漫天的风沙里,疲惫不堪的大明骑军在城外停下,顾怀看着十几个从丘城走出的斥候重新走向那低矮的黄土城墙,有些遗憾。
陈平在一旁笑了笑:“大人动了爱才之心?”
“十七个斥候随军北上,活着回来的有十四个,这一路上他们做了多少事情,你比我更清楚,比起燕军斥候,他们只强不弱,如果未来要对草原动兵,他们是最好的斥候营底子。”
陈平有些动容:“征草原?”
“不是现在,但以后总会有机会的,”顾怀也笑了,“有个人比我更喜欢把那些蒙古人赶尽杀绝。”
“不过我倒也能理解他们为什么拒绝了我的招揽,本来我已经在秘谍司给他们留了位置,”顾怀拨转马头,“这一路北上,能不察觉到点蛛丝马迹才奇怪,他们怕是早就清楚了这支骑军的真实身份,只是埋在了心里没说出来而已。”
陈平点了点头表示同意,他想了想:“也不是完全没有机会,大同易手,他们就成了王爷的兵,到时候大人一封调令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