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二章 白沟河之战(二)(1 / 2)

因为都是骑兵,所以苏家桥燕军的大营扎得很是潦草,毕竟明日一早行军又要拆掉,实在犯不着像步军那样搞出个稳稳当当的营盘出来。

大帐里,朱棣一边吃饭,一边翻阅着军报,待看到南边送过来的谍报时,眉头便轻轻皱了起来。

南军这次动作快很多了啊...虽然到了最后多半是要野外决战,但南军这次居然动得这般快,实在不是一个好的兆头。

原本就不太指望能冲到德州城下,将那些修建过半的卫城付之一炬,如今看来,却是一点希望都没了。

心情略微有些低沉,朱棣放下军报,加快了进食的速度。

这次南下的大军,正如徐辉祖所料,根本没有二十万那么夸张,而是只有十二万而已,其中步卒七万,骑兵五万,而今天到了这苏家桥的,有整整四万骑兵。

孤军深入向来是打仗的大忌,但在朱棣看来,自己和李景隆之间的决战,一定会发生在更南的地方,这四万骑兵只是想看看能不能打李景隆一个措手不及而已,比如趁李景隆没有防备的时候冲进德州放一把火。

对于指挥的能力,朱棣对自己有信心,而对李景隆的胆量,他觉得他已经有了深刻的认知。

真要说起来,他应该居于后方,让其他人来带这支骑军才对,毕竟身为主帅,总要在后面指挥若定才是,但这么多年下来,每逢行军作战,他一向身先士卒冲在最前,这次也实在是忍不住奔袭德州的诱惑,这才先行了一步,让张玉带着大军在后方慢慢南下。

其实他知道这个习惯不好,三军主帅每逢战事必亲临最前线,一旦遭遇不测,那大军基本就要不战而溃,但他这个习惯实在是已经持续了很多年,一下子要改...还真改不掉。

再说了,造反本就是把脑袋别在裤腰带上的生意,还在乎这一点?

桌上的菜,一如当初在王府中顾怀拜见他时的模样,极其简单,将剩下的一点豆腐汤喝完,朱棣正打算再去巡巡营,就听四下里杀声大起,连地面也微微震动起来,洋洋洒洒落下些灰尘。

朱棣目光一凛,疑惑起身:

“敌袭?”

……

真要说起来,平安和朱棣应该算是一类人,因为每逢战事,他们从来不喊“兄弟们上”,却经常表现出“同志们跟我来”的道德风尚。

这次也不例外,平安是第一个到达预定攻击地点的人,因为他处在全军之前。

实在是没有比这更好的机会了...就算兵力悬殊,但这可能是唯一一次,南军的探马胜过了燕王的斥候,在燕王得知南军先锋的动向之前,先行找到了燕军的扎营地。

瞿能像是个输红了眼的赌徒,而平安又何尝不想打破自己的心魔?那个高高在上的燕王,那个自己跟着打了十几年仗的燕王,如果可以正面打败他,那么什么样的风险,只要有赢的希望,自己都敢赌!

和燕王进了很多次草原,亲眼看过他也有过焦虑不安和彷徨不前的时候,平安知道燕王不是那些小兵口里的什么神明,他只是个人!一个会痛,会输,会遇袭慌张的人!

没什么好说的了,既然已经决定,那就赌到底!

休整完毕的一万南军先锋急行军了四十里,待马力恢复,他们就朝着燕军的营地发起了冲锋。

和以往的战事一样,平安抄起长枪,处在最前方,他静静地看了片刻那些还没上马的燕军骑兵,然后就带头朝着燕军冲去。

而在北平城下已经经历过一次绝望的瞿能父子也没有犹豫,这次先锋印给的是平安,他们只能算是副将,但主将给了他们这个洗刷耻辱的机会,主将都朝着对面冲锋,他们还有什么好迟疑的?

所有的南军都惊呆了,从德州出发到现在,那个叫平安的主将并没有和以往那些朝廷将领一样,和他们说一些好话大话,甚至在这次奔袭之前,也没有勉励他们半分,可谁能想到,这个主将居然就这般一马当先地冲向了那些燕军,而不是像以往那些将领一样看着他们去死?

愣神之后,他们终于反应了过来,震天的喊杀声中,他们开始随着主将冲锋。

天色近晚,已经在扎营喂马的燕军骑兵还没有来得及反应过来,平安的先锋军就发疯一般地冲进了营中大肆砍杀,往来纵横,说来也巧,首先受袭的南面军营,大多是燕军骑兵,面对猝然而至的突袭,他们没能及时反应过来,根本组织不起像样的防御手段,如果在这边的是朵颜三卫,那么不用着甲不用将领指挥的他们也许就能自发地给南军造成一些杀伤。

一切就是这么的巧合,百战百胜的燕军没有想到,在他们眼中一向柔弱,甚至军中总是以之取乐的南军竟然会如此勇猛,再加上夜色降临,四面只听见喊杀声,却分不清那些营中奔驰的身影到底是敌军还是同袍,只是片刻之间,燕军大营就一片混乱,无数士卒溃败奔逃。

得知消息,来到正面战场的朱棣见此情形就心中一沉,统军多年,只是一看他就知道了,这种情况下军令很难传达下去,已经被恐惧和惊慌笼罩的士卒根本不可能镇定下来组织反击,而且最让他感到遍体生寒的是,这些南军出现在这里,岂不意味着李景隆早已到了白沟河?

他是怎么做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