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第一个劳动保障制度(2 / 2)

“老奴办的都些微不足道的杂事,手底下实在没什么人才,不如还是请章公公举荐吧?”陈云福很是谦让。</p>

钱弘佐很是赞赏的点点头,转头对章德安道:“章先生回去想一想,等会举荐个人上来,最好今晚就出发,坐夜航船去苏州,明早就能到了。”</p>

章德安伏地恭敬地答应,一头的冷汗。</p>

钱弘佐又与外臣们商议如何处理歇工之事。</p>

钱弘佐的意思是加派不能少,但如何让织工们返工,让鲍修让自己去拿主意,他只批了两个字“妥协”,命人坐快船送到苏州去。</p>

鲍修让收到了钱弘佐的批示,悟了两个时辰,终于把事情想明白了。</p>

他召集苏州的大小官员以及大大小小织行东家、掌柜五十余人、织工代表十余人一起议事。</p>

鲍修让对大家朗声道:“诸位,当务之急是让织工们返工。圣人已经有批示,让我们‘妥协’,我们各退一步,如何?”</p>

鲍修让的意思是,加派的苏锦一匹也不能少,但加工钱的要求一定要满足,让东家掌柜们与织工代表协商出加工钱的幅度,然后各织行下去开工。</p>

但是,织工代表们不乐意了,他们除了加工钱,更想要的是休息,他们也是人,是丈夫,是妻子,是儿女,他们也想多些时间陪陪家人。</p>

于是,又继续协商,东家们愿意每年的冬至、上元、重阳、千秋(钱弘佐生辰)各节,均放假一天。</p>

织工们要求除了这些节日外,每月都休沐一日。</p>

东家们不乐意,最终达成妥协,除冬至、上元、重阳、千秋以外,每季休两日。</p>

到了商议加工钱的环节,却是怎么也达不成一致,织工的要求东家们不愿意答应,东家们的条件织工又觉得太低了。</p>

鲍修让突然灵光乍现,“不如按件计价,依成品优劣价格不等。”</p>

双方思考了下,均同意这个方案,对于织工来说,这么做,勤快且手艺好的人,工钱多。懒惰、手艺差的人工钱少,至少比先前按月支取工钱公平了许多。对于织行来说,按劳动效率支付工钱,反倒是提高了生产效率。</p>

最终,经过深化讨论,制定了《苏州织行织工约法》,并勒石刻碑两座,一座立于织造局大门外,一座立于胥门外。</p>

《约法》规定成立一个名为“织工议事房”的机构,用于调解织行与织工之间的劳动纠纷。规定了织工必须享有休息休假的权利。成为了大吴乃至整个华夏第一部劳动者保护法,为未来大吴工场经济的飞速发展奠定了法律基础。</p>

后来,这项约法逐渐被织造关联行业乃至其他各行各业所引用、借鉴。</p>

总的来讲,这项约法是具有极大的进步意义的,唯一有缺陷的是,约法规定了“织工不得聚集叫歇”,日后,这一条也成为了被反复批判的条目,成为了鲍修让从政史上少数的黑历史。</p>

织工们终于返工,连日来暴涨的苏锦价格回落,但也没有跌到以往的价格,要比以往要贵上几分——织行也忍痛割肉,凡是歇工前的订单,仍按原价出货,此后的订单,均以市价发卖。</p>

鲍修让这时才有闲暇调查这次大歇工的始末,这才发现,葛成是被人利用了,有幕后黑手利用织工们的困苦,从头策划了这次大歇工,并试图摧毁织造局。</p>

这幕后黑手甚至不是一个人,而是一个团体,他们是苏州的土豪士绅,靠着祖祖辈辈的积累,占据了良田、桑园,开设了织行,垄断了苏州从粮食、生丝到丝绸的各行各业。</p>

鲍修让不敢轻举妄动,连夜坐快船至杭州,向钱弘佐禀告。</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