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内部决议,组建特战连队
葫芦开小花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84章 内部决议,组建特战连队,抗战:晋西北两个李云龙,我不信,葫芦开小花,御书屋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独立团兵强马壮,伴随着训练,很多新兵也逐步补充进来。
恢复主力营的编制,留有预备兵力。
朔州这边是张大威德械营、张大彪步兵营、孙德胜的骑兵营。
相较于孙德海,孙德胜脾气更躁,训练出来的骑兵进攻欲望强,更适合战场冲锋。
张大威不用多说,属于李峰亲自调教出来的班底,也是德械营的老人。
至于张大彪的步兵营,有股子大刀队的气势,士兵的士气很足,敢跟日军白刃战。经过这段时间的加强训练后,作战技能有较大提升,射击、刺刀、工事、三三制等作战战术,逐步的传授给他们。
进步非常大,张大彪这人也挺有悟性,把两个营合并为一个加强营的做法显然是正确的。
之前是靠勇气拼杀,大刀抡,大声杀,靠一股子莽劲儿杀出血路。
作战不仅仅靠士兵的勇气,还有足够的军事素养。
返回到县城内后,让陈勇叫来了3位营长,开一个简短的碰头会。
决定两件事情,打谁?怎么打?
等三人全到了团指挥部后,李峰让人关上了门,彼此入座。
“团座!”
“不用客气,都坐下。”
李峰已经把作战图摊开,放在眼前的桌子上。
“叫你们三个来的目的很简单,咱们独立团休养生息了一段时间,要继续找鬼子拼命,一直给他们放血。三个营是我目前的主力,接下来怎么打,打哪里,还想听听你们的意见。”
我们的意见?
以往不都是您独断专行吗?
张大威摸了摸胡子,搞不懂团座的意思。
真让他说的话,倒有一点想法。
“团座,我跟你的时间较长,最能体会到德械营的变化。
以前咱们是敢打敢拼,靠冲锋杀敌。跟您多接触之后,更多是动脑筋,搞游动作战,牵扯日军的同时,打击敌军薄弱处。
还穿插着伏击、突袭、渗透等作战方案。
常规作战之外,囊括其他的作战方式,往往能在战场上赢得奇效。”
张大威毫不犹豫的继续说:“我的意思呢,咱们要专门组建一支擅长游击作战,能执行敌后渗透,辅助主力部队作战的队伍,把这种作战方式沿用下去。”
李峰连连点头,张大威的进步不小。
能有这样的觉悟,不枉把两个装甲连交给他指挥。
组建特殊作战部队的想法一直都有,擅长狙击的,擅长格斗的,擅长潜伏隐蔽的,把这些人才汇聚起来,单独指挥,单独作战。
头疼的不是人手问题,而是谁来担任这个部队的长官。
李峰本人是合格的,有过硬的军事水平,也有即时战略这样的开挂视角,完全可以带一支小部队游走于刀锋边缘。
但他作为独立团的指挥,不可能带小部队深入敌后。
有风险不说,他不在指挥部,谁来调动手上的六七千人,谁来负责指挥?
手下营连军官当中,没有适合的人。
既要有一定的应变能力,也要有过硬的战场嗅觉。
只能是他来兼任指挥,把陈勇、张喜民带出来,先以警卫排的形式,从军内挑选合适人手,凑个五六十人,弄一个加强排的规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