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 金穗新生
半两京墨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59章 金穗新生,农医圣女:锦绣福妃传,半两京墨,御书屋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苏锦绣带着巧儿和王太医一行人到达南阳府已是傍晚时分。远远望去,原本应该生机勃勃的田野显得有些萧条,许多农田竟然空置着,没有耕种。
\"怎么会这样?\"苏锦绣不解地问道,\"南阳历来是粮仓重地,每到这个季节,田野应当是一片忙碌景象才对。\"
驻守南阳的官员迎上前来,行礼后面露难色:\"回禀娘娘,今年雨水偏少,百姓们担心种了也是白种,不少人干脆弃耕去做小买卖了。再加上那些流言说朝廷征收的粮食全被烧了,价格肯定会暴涨,有些人甚至囤积去年的粮食不肯卖出。\"
\"带我去看看当地水利和土壤情况。\"苏锦绣说道,眉头紧锁。
第二天一早,苏锦绣便在当地官员的带领下查看了几处主要农田和水利设施。正如她所料,今年的确降雨偏少,但远不至于到无法耕种的地步。主要问题是几处水渠年久失修,加上引水方式落后,导致灌溉效率低下。
回到驿站后,苏锦绣立即召集当地官员和乡绅:\"我带来了一种新型耐旱水稻的种子,适合当前的气候条件。同时,我会教授大家一种更高效的灌溉方法,可以用更少的水获得更好的产量。请各位尽快组织农户们前来学习新技术。\"
\"娘娘,恕下官直言,\"一位年长的乡绅犹豫着开口,\"百姓们已经被那些流言弄得人心惶惶,恐怕不会轻易相信新品种和新方法。\"
苏锦绣微微一笑:\"所以我打算亲自示范。请各位明日带着有威望的农户代表来东郊的荒地,我会给大家一个直观的认识。\"
第二天,在东郊的一片荒芜田地上,聚集了数百名农户和当地官员。苏锦绣让人搭建了一个简易的讲坛,上面摆放着几个装满种子的木箱。
\"诸位乡亲,\"苏锦绣亲切地开口,\"我知道大家担心今年雨水不足会影响收成,但我带来的这种新水稻,只需要普通水稻一半的水量就能生长良好。而且,从播种到收获只需六十天,产量是普通品种的两倍以上。\"
台下的农户们窃窃私语,大多面露怀疑之色。一位满脸皱纹的老农站起来:\"娘娘恕罪,我种了一辈子地,从未听说过这样的神奇稻种。古语云'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哪有这么容易的事?\"
苏锦绣并不恼怒,反而笑着走下讲坛,从木箱中取出一把种子递给老农:\"您说得对,没有亲眼所见,确实难以相信。今天我们就在这里开始试种,您可以派人日夜守着,亲眼见证这种子的生长过程。\"
老农接过种子,仔细端详:\"看着确实与寻常稻种不同,颗粒更饱满些。\"
\"除了新种子,我还要教大家一种新的灌溉方法。\"苏锦绣指向一旁早已准备好的工具,\"这叫'沟渠滴灌法',能将有限的水精确地送到作物根部,减少浪费。\"
接下来,苏锦绣亲自下田示范,将新型耐旱水稻的种植技术和改良的灌溉方法一一讲解。她不仅教授了具体操作,还解释了背后的原理,让农户们真正理解为何这些方法能提高产量。
\"土壤的湿度不在于一次灌多少水,而在于保持适当的湿润。\"她拿起一把改良过的土壤,手指轻轻揉捏着,\"我们在种植前先将土壤改良,加入特制的肥料,提高土壤保水能力。再配合新的灌溉方法,可以节约三成以上的水。\"
示范完毕,苏锦绣安排人将种子和工具分发给各村代表:\"我会在南阳停留一段时间,亲自指导大家种植。各村先选取一小块地试种,待看到效果后再大面积推广。\"
这一天的活动结束得很晚,但效果明显超出预期。许多农户被苏锦绣的亲和力和专业知识所折服,纷纷表示愿意尝试新方法。
回到驿站,巧儿兴奋地说:\"娘娘真是太厉害了!那些一开始满脸不信的老农们,最后都抢着要种子呢!\"
苏锦绣却没有太过乐观:\"一次示范远远不够,真正的挑战才刚刚开始。\"
接下来的日子里,苏锦绣几乎每天都在田间指导农户们种植。她不仅传授技术,还亲自解决各种实际问题。遇到有人质疑或流传谣言,她都耐心解释,用事实和真诚打动每一个人。
\"娘娘,北村的张老汉说他家的地太干了,种不活。\"一位官员报告道。
\"我亲自去看看。\"苏锦绣二话不说就随官员前往北村。
张老汉的农田确实比其他地方更为干旱,几乎成了一片沙地。苏锦绣蹲下身,捧起一把土壤细细查看,然后从随身携带的药箱中取出几包粉末:\"这是我特制的土壤改良剂,能迅速提高土壤保水性和肥力。我们现在就给这块地处理一下。\"
在苏锦绣的指导下,张老汉的一亩试验田很快焕然一新。她又从空间中取出一些特别处理过的种子:\"这批种子我特别强化过,更耐干旱,适合你家的土地条件。\"
两周后,奇迹发生了。试验田里的禾苗已经长到半尺多高,比普通水稻同期生长快了一倍以上。更令人惊讶的是,这些禾苗即使在干旱条件下也生长良好,叶片青翠,无一枯萎。
一时间,前来参观的农户络绎不绝。南阳的农田开始重新焕发生机,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耕种队伍中。
然而,就在一切向好的方向发展时,南阳府尹急匆匆地找到苏锦绣:\"娘娘,不好了!城里突然传出流言,说您带来的新种子会导致土地贫瘠,而且吃了这种稻米会得怪病!已经有人开始砍掉自家的禾苗了!\"
苏锦绣脸色一沉:\"谁在背后散布这些谣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