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宝阁阁的刘继宗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355章 跨境血链,法医秦明:骨语密码,天宝阁阁的刘继宗,御书屋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哈米德突然指着显微镜惊呼:“秦,你看这个!”载玻片上的组织切片里,血管壁内侧附着着细小的金属颗粒,光谱分析显示是钕铁硼磁铁成分——这是工业级绞肉机过滤网才会使用的材料。刘杰明案中,所有受害者的尸块里都检测出过相同成分,现在它们再次出现在异国的尸体里。
“他们在延续‘食材化处理’的流程。”我摘下手套,指甲无意识地划过掌心的旧疤,“把人当作牲畜屠宰,分割成标准规格,通过冷链出口——就像刘杰明当年在龙番做的那样。”
黎明时分,马来西亚特警队突袭了柔佛州的棕榈园。当我踩着露水冲进地下冷库时,眼前的场景让胃袋剧烈抽搐:三十具裸体尸体倒挂在金属挂钩上,脚踝处拴着标有“猪排骨”“里脊肉”的塑料牌。冷库角落的传送带上,码放着即将封装的真空包装袋,标签上印着“高级冷冻猪肉,适合制作肉脯、香肠”。
陈永年被按倒在地时,西装口袋里掉出一本黑色笔记本,封皮上烫金的“食材手册”四个汉字刺痛着视网膜。我翻开第一页,手几乎握不住钢笔——上面用蝇头小楷记录着:“2025年3月15日,1号食材(女,25岁),筋膜组织过多,建议制成肉糜;2号食材(男,38岁),股四头肌发达,可切片做牛排……”
大宝突然指着冷库顶部的通风口:“师父,那里有猪毛!”白色绒毛在换气扇叶片上颤动,我用物证袋小心收集时,发现毛根处黏着半粒风干的血迹——经快速检测,血型与三年前龙番市某起未破失踪案的受害者完全一致。
返程的航班上,我望着舷窗外的云海,手中的笔记本写满了跨国犯罪链的证据链:从人口诱拐到非法屠宰,从化学防腐到冷链运输,最后以“高端肉类”的名义登上东南亚各国的餐桌。刘杰明的死亡只是斩断了毒链的一个节点,而深埋在商业版图下的罪恶根系,正以更隐蔽的方式在跨国资本的土壤里生长。
手机震动,是林涛发来的消息:“新加坡警方在陈永年的办公室发现了加密硬盘,里面有二十三家跨国餐饮集团的合作协议,供货清单上的‘特殊肉类’交易量,正好对应近五年东南亚的失踪人口数据。”
我摸向衬衫下的刀疤,那里还在隐隐作痛。飞机穿过雨云时,阳光突然刺破云层,在机翼上投下锋利的光影——就像法医手中的解剖刀,再严密的罪恶网络,终将被真相的光芒剖开。而这场跨越国界的无声证词,才刚刚开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