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雷影少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91章 司马平叛又谋权,三国演义白话诙谐版,飞雷影少,御书屋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话说这公孙渊啊,他可是辽东公孙度的孙子,公孙康的儿子。想当年建安十二年的时候,曹操追着袁尚跑,还没到辽东呢,公孙康就把袁尚的脑袋砍下来献给曹操了,曹操就封公孙康为襄平侯。后来公孙康死了,留下两个儿子,大儿子叫晃,小儿子就是渊,当时都还小呢,公孙康的弟弟公孙恭就接替了他的职位。到了曹丕那时候,封公孙恭为车骑将军、襄平侯。太和二年的时候,公孙渊长大了,那是文武双全啊,不过性子有点刚,还好斗,就把他叔叔公孙恭的位子给夺了,曹睿就封他为扬烈将军、辽东太守。后来孙权派张弥、许晏带着金银珠宝跑到辽东去,想封公孙渊为燕王。公孙渊心里害怕中原这边,就把张弥、许晏给斩了,把脑袋送给了曹睿。曹睿又封他为大司马、乐浪公。可这公孙渊啊,心里不知足,和众人一商量,就自己号称燕王了,还把年号改成绍汉元年。
他手底下的副将贾范就劝他说:“中原那边给主公您上公的爵位,这可不算低贱啊;现在要是造反,实在是不合道理。再加上司马懿很会用兵,西蜀的诸葛武侯都打不过他,更何况主公您呢?”公孙渊一听就火了,呵斥左右的人把贾范绑起来,就要砍头。参军伦直也来劝谏说:“贾范说的话没错啊。圣人都说了:国家快灭亡的时候,肯定会有怪异的事情发生。咱们国家最近老是出现怪异的事儿:最近有只狗戴着头巾,身上披着红衣服,跑到屋顶上像人一样走路;还有城南的乡民做饭的时候,饭甑里突然有个小孩被蒸熟死在里面了;襄平北市那儿,地上突然陷下去一个坑,冒出来一块肉,周围好几尺大,头脸眼耳口鼻都有,就是没有手脚,刀箭还伤不了它,也不知道是个啥东西。占卜的人算了一卦说:有形状但不成形,有嘴但不会出声;国家要灭亡的时候,就会出现这种东西。有这三件事,可都是不祥的征兆啊。主公您应该避开凶险,趋向吉利,可不能轻举妄动啊。”公孙渊这下更生气了,呵斥武士把伦直和贾范一起绑到集市上砍头。然后命令大将军卑衍当元帅,杨祚当先锋,带着十五万辽兵,就朝着中原杀过来了。
边境的官员把这个消息报告给魏主曹睿。曹睿吓了一跳,就把司马懿召到朝廷里来商量。司马懿上奏说:“臣手下有四万步兵和骑兵,足够打败敌人了。”曹睿就说:“你的兵又少,路又远,恐怕很难收复失地啊。”司马懿就说:“兵不在多,关键是能出奇制胜,用智谋啊。托陛下的洪福,臣肯定能抓住公孙渊献给陛下。”曹睿又问:“你觉得公孙渊会有什么举动呢?”司马懿说:“公孙渊要是放弃城池提前逃跑,这是上策;守着辽东抵抗大军,这是中策;坐在襄平城里死守,这就是下策了,那他肯定会被臣抓住。”曹睿又问:“这一去一回得多长时间啊?”司马懿说:“四千里地呢,去要一百天,攻打要一百天,回来要一百天,再休息六十天,大概一年就够了。”曹睿又担心地说:“要是吴、蜀趁机入侵,可怎么办呢?”司马懿说:“臣已经定下防御的策略了,陛下不用担心。”曹睿听了特别高兴,马上就命令司马懿出兵去征讨公孙渊。
司马懿辞别朝廷出了城,让胡遵当先锋,带着前部的兵先到辽东扎营。哨马飞奔着去报告公孙渊。公孙渊就让卑衍和杨祚带着八万兵驻扎在辽隧,围着挖了二十多里的战壕,周围还布满鹿角,防守得特别严密。胡遵派人去报告司马懿。司马懿笑着说:“这贼子不和我交战,是想拖垮我的兵啊。我估计贼兵大部分都在这里,他们的老巢肯定空虚,不如放弃这里,直接奔向襄平;他们肯定会去救援,我们就在半路上攻击他们,肯定能大获全胜。”于是就带兵从小路朝着襄平进发。
再说卑衍和杨祚商量说:“要是魏兵来攻打,可别和他们交战。他们大老远跑来,粮草供应不上,肯定坚持不了多久,等他们粮草没了肯定就会退兵;等他们退兵的时候,我们再出奇兵攻击他们,就能抓住司马懿了。以前司马懿和蜀兵对峙的时候,坚守渭南,孔明最后死在军中:今天的情况和那时候是一样的。”这两人正商量着呢,忽然有人报告说:“魏兵往南去了。”卑衍大吃一惊,说:“他们知道我们襄平兵少,去袭击我们的老营了。要是襄平有失,我们守在这里也没用了。”于是拔营跟着就追。早就有探马飞报给司马懿了。司马懿笑着说:“中我的计了!”就命令夏侯霸、夏侯威,各自带着一军埋伏在辽水河边:“要是辽兵到了,两边一起出兵。”两人领了命令就去了。很快就看到卑衍、杨祚带兵过来了。一声炮响,两边敲鼓呐喊,摇旗助威:左边是夏侯霸,右边是夏侯威,一起杀了出来。卑衍和杨祚无心恋战,夺路就跑;跑到首山的时候,正好公孙渊带着兵到了,合兵一处,掉转马头又和魏兵交战。卑衍骑马出来大骂:“贼将别使诡计!你敢出来打仗吗?”夏侯霸催马挥刀就迎了上去。没打几个回合,夏侯霸一刀就把卑衍砍死在马下,辽兵一下子就乱了。夏侯霸带兵追杀,公孙渊带着败兵逃进襄平城,关起门来坚守不出。魏兵就从四面把城围起来了。
这时候正好赶上秋雨下个不停,一个月都没停,平地上的积水都有三尺深了,运粮的船从辽河口一直能开到襄平城下。魏兵都泡在水里,坐立不安。左都督裴景进营帐报告说:“雨一直下,营地里全是泥泞,军队不能停留了,请把营地移到前面的山上吧。”司马懿生气地说:“抓住公孙渊就在这几天了,怎么能移营呢?要是再有说移营的就砍头!”裴景唯唯诺诺地就退出去了。过了一会儿,右都督仇连又来报告说:“士兵们被水弄得苦不堪言,求太尉把营地移到高处吧。”司马懿大怒说:“我的军令已经下了,你怎么敢故意违抗!”马上命令把他推出去砍头,把头挂在辕门外。这一下可把军心给震慑住了。
司马懿却让南寨的人马暂时后退二十里,还允许城里的军民出城砍柴、放牛马。司马陈群就问他:“以前太尉您攻打上庸的时候,兵分八路,八天就赶到城下,然后就生擒孟达立了大功;现在带着四万兵,跑了几千里地过来,不让攻打城池,却让士兵们长时间待在泥泞里,还允许贼兵砍柴放牧。我实在是不明白太尉您是什么打算啊?”司马懿笑着说:“您不懂兵法吗?以前孟达粮食多但是兵少,我是粮少兵多,所以必须得速战;出其不意,突然攻打,才能取胜。现在辽兵多,我兵少,贼兵饥饿我们吃饱了,何必非要强攻呢?就应该让他们自己逃跑,然后我们再趁机攻击。我现在放开一条路,不阻断他们砍柴放牧,就是让他们自己逃跑啊。”陈群听了特别佩服。
于是司马懿派人到洛阳去催粮。魏主曹睿上朝的时候,大臣们都上奏说:“最近秋雨不停,下了一个月了,人马都很疲劳,可以把司马懿召回,暂时停止用兵。”曹睿说:“司马太尉很会用兵,面临危险能随机应变,有很多好的计谋,抓住公孙渊指日可待。你们何必担心呢?”于是就不听大臣们的劝谏,派人运粮送到司马懿的军营前。
司马懿在营寨里又过了几天,雨停了,天也晴了。这天夜里,司马懿走出营帐,抬头看天象,忽然看到一颗星星,像斗那么大,光芒射出好几丈远,从首山的东北方向,坠落到襄平的东南方向。各个营里的将士们看到了,都特别惊讶。司马懿看到了却特别高兴,对众将说:“五天之后,星星坠落的地方肯定能斩杀公孙渊。明天就一起全力攻城。”众将领了命令,第二天清晨,带兵从四面围攻城池,筑起土山,挖地道,架起炮架,装上云梯,日夜不停地攻打,箭像急雨一样射进城里。
公孙渊在城里粮食都吃光了,只能把牛马都宰了吃。城里的人都怨恨他,都不想守城了,都想把公孙渊的脑袋砍下来,献城投降。公孙渊听到这个消息,又惊又忧,急忙命令相国王建、御史大夫柳甫,到魏营去请求投降。两人从城上用绳子吊下去,来告诉司马懿说:“请太尉后退二十里,我们君臣就自己来投降。”司马懿大怒说:“公孙渊为什么不自己来?太没道理了!”呵斥武士把他们推出去砍头,把脑袋交给他们的随从。随从回去报告,公孙渊大吃一惊,又派侍中卫演来到魏营。司马懿升帐,让众将站在两边。卫演跪着爬到帐下,说:“希望太尉息怒。我们约定个日子先把世子公孙修送来当人质,然后君臣再自己绑着来投降。”司马懿说:“军事上的大原则有五个:能打仗就打仗,不能打仗就防守,不能防守就逃跑,不能逃跑就投降,不能投降就死!何必送儿子当人质呢?”呵斥卫演回去告诉公孙渊,卫演抱着头就跑回去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