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雷影少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05章 三国归晋终一统(终章),三国演义白话诙谐版,飞雷影少,御书屋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话说那吴主孙休啊,听说司马炎已经把魏国给篡了,心里就想啊,这司马炎肯定得打吴国啊,这一想就愁出病来了,躺在床上起都起不来。于是呢,他就把丞相濮阳兴叫到宫里来,还让太子孙雨单出来拜见。这吴主拉着濮阳兴的胳膊,手指着孙雨单,然后就这么去了。濮阳兴出来后,就和大臣们商量,想立太子孙雨单当国君。这时候左典军万彧说话了:“孙雨单年纪太小啦,还不能掌管国家大事呢,不如把乌程侯孙皓立为国君吧。”左将军张布也跟着说:“孙皓这人有才能,脑子清楚,做事果断,当皇帝挺合适的。”丞相濮阳兴拿不定主意啊,就进宫跟朱太后说这事儿。太后就说:“我一个寡妇,哪懂得国家大事啊?你们自己商量着办就行啦。”濮阳兴听了,就把孙皓迎回来当国君了。
孙皓呢,字元宗,是大帝孙权太子孙和的儿子。当年七月,孙皓就当上皇帝了,改元为元兴元年,封太子孙雨单为豫章王,还追谥他父亲孙和为文皇帝,尊母亲何氏为太后,加封丁奉为右大司马。第二年又改成甘露元年了。这孙皓啊,一天比一天凶狠残暴,就喜欢喝酒玩女人,特别宠信中常侍岑昏。濮阳兴和张布就去劝他,这孙皓一听就火了,把这俩人给杀了不说,还灭了人家三族。就这么着,朝廷里的大臣们都不敢说话了,谁也不敢再去劝他了。后来又改元为宝鼎元年,任命陆凯和万彧当左右丞相。
当时孙皓住在武昌,扬州的老百姓可就惨喽,得逆流而上给孙皓供应东西,苦得不行;孙皓还特别奢侈,花钱没个节制,国家和老百姓都穷得叮当响。陆凯就写了个奏疏去劝他,说:“现在也没什么灾难,可老百姓都快活不下去了;啥大事也没干呢,国家的钱就花光了,我这心里可难受了。以前汉朝衰败的时候,魏、蜀、吴三家分天下;现在曹家、刘家都因为失了道义,天下都归晋朝了:这就是眼前明摆着的例子啊。我这笨人就是为陛下的国家可惜啊。武昌这地方地势又险又穷,可不是当皇帝的人该待的地儿。而且有个童谣说:宁可喝建业的水,也不吃武昌的鱼;宁可回建业去死,也不在武昌待着!这就很能说明民心和天意了。现在国家连一年的积蓄都没有,就像大树露出根来一样,越来越不行了;那些当官的还一个劲地苛刻对待老百姓,也没人管。大帝(孙权)那时候,后宫的女子还不到一百人;景帝(孙休)以来,就有上千人了:这多浪费钱啊。而且您身边的人都不怎么样,他们拉帮结派的,陷害忠臣,埋没贤才,这些都是损害朝政、让老百姓受苦的事儿啊。希望陛下减少各种劳役,别再苛刻扰民了,少选些宫女,精心挑选官员,这样上天就会高兴,老百姓就会归附,国家也就安定了。”
这奏疏递上去,孙皓可不高兴了。他又开始大兴土木,建造昭明宫,让文武百官都进山去砍木头;还找了个术士尚广,让他用蓍草占卜夺取天下的事儿。尚广就说:“陛下啊,您占卜得到了吉兆:庚子年的时候,您的青盖(就是皇帝坐的车驾)就能进入洛阳了。”孙皓一听可高兴了,对中书丞华核说:“先帝听了你的话,分别命令将领,沿着长江一带,驻扎了几百个营,让老将丁奉统领。我想兼并汉朝的土地,给蜀主报仇,应该先攻打哪里呢?”华核就劝他说:“现在成都都守不住了,国家都垮了,司马炎肯定想着吞并吴国呢。陛下您应该修养品德来安抚吴国的老百姓,这才是上策。要是强行出兵,就像披着麻去救火,肯定得把自己烧死。希望陛下好好考虑考虑。”孙皓一听就火了,大骂道:“我想趁着这个机会恢复旧业,你却说这种不吉利的话!要不是看在你是老臣的份上,我就把你的脑袋砍下来示众!”然后喝令武士把华核推出殿门。华核出了朝廷,叹着气说:“这么好的锦绣江山,很快就得归别人喽!”然后就隐居起来,再也不出来了。
孙皓就命令镇东将军陆抗带兵驻扎在江口,打算攻打襄阳。这消息很快就传到洛阳了,近臣把这事告诉了晋主司马炎。晋主听说陆抗来侵犯襄阳,就和大臣们商量对策。贾充站出来上奏说:“我听说吴国的孙皓啊,不施行德政,专门干些无道的事。陛下您可以下诏让都督羊祜带兵去抵挡他,等吴国国内发生变故,再趁机攻占,东吴就很容易到手了。”司马炎听了可高兴了,马上就降诏派使者到襄阳传达命令给羊祜。羊祜接到诏书,就整顿军马,准备迎敌。
从这以后啊,羊祜镇守襄阳,特别得军民的心。有吴国投降过来又想回去的人,羊祜都放他们走。还减少了守卫巡逻的士兵,让他们去开垦八百多顷田地。羊祜刚到的时候,军队里连一百天的粮食都没有;到后来呢,军队里的粮食够吃十年的了。羊祜在军队里的时候,经常穿着轻便的皮衣,系着宽松的带子,也不披铠甲,帐前的侍卫也就十几个人。
有一天,部将进帐向羊祜报告:“探子来报,吴国的士兵都很懈怠。咱们可以趁他们没防备去偷袭,肯定能大胜。”羊祜笑着说:“你们可别小看陆抗啊。这个人聪明着呢,足智多谋。前几天吴主命令他攻打西陵,他把步阐和几十名将士都给杀了,我想去救都来不及。这个人当将领,我们只能先守好自己的地盘;等他们内部发生变化,才能考虑攻打。要是不看看形势就轻易进军,这可是失败的做法啊。”众将听了,都佩服他的话,就只守着自己的疆界了。
有一天,羊祜带着将领们去打猎,巧了,陆抗也出来打猎。羊祜就下令:“咱们的军队不许越过边界。”将领们接到命令,就在晋国的地盘上打猎,不侵犯吴国边境。陆抗远远看见了,就感叹说:“羊将军纪律严明,可不能去侵犯啊。”到了晚上,两边就都收兵回去了。羊祜回到军中,查看打到的禽兽,发现是被吴国人先射伤的,就都送还给吴国人。吴国人可高兴了,就来报告陆抗。陆抗把来人叫进来,问:“你们的主帅能喝酒吗?”来人回答说:“要是有好酒,他就喝。”陆抗笑着说:“我有一斗酒,藏了好久了。现在交给你带回去,拜见都督的时候就说:这酒是陆某自己酿的自己喝的,特别送上一勺,来表示昨天打猎的情谊。”来人答应了,就带着酒走了。左右的人就问陆抗:“将军把酒送给他们,是有啥想法吗?”陆抗说:“他们既然对我施恩了,我怎么能不回报呢?”大家听了都很惊讶。
再说这来人回去见到羊祜,把陆抗的问话和送酒的事,一五一十地都报告了。羊祜笑着说:“他也知道我能喝酒啊!”就命令打开酒壶喝酒。部将陈元说:“这酒里恐怕有诈,都督您还是慢慢喝吧。”羊祜笑着说:“陆抗可不是那种下毒的人,不用怀疑。”然后就把一壶酒都喝了。从这以后,两边就派人互相问候,经常往来了。
有一天,陆抗派人去问候羊祜。羊祜问:“陆将军身体好吗?”来人说:“主帅病了好几天了,没出门。”羊祜说:“我估计他的病和我的病一样。我已经配好药了,你可以带回去给他吃。”来人拿着药回去见陆抗。众将就说:“羊祜可是我们的敌人啊,这药肯定不是啥好药。”陆抗说:“难道会有给人下毒的羊叔子(羊祜字叔子)吗?你们不要怀疑。”然后就把药吃了。第二天病就好了,众将都来祝贺。陆抗说:“他专门用德行,我专门用暴力,这样他不用打仗就能让我屈服了。现在我们应该各自保住疆界就行了,别去追求小利益。”众将都领命了。
忽然有人报告说吴主派使者来了,陆抗把使者接进来问来意。使者说:“天子传话说,让将军赶快进兵,别让晋国人先打进来。”陆抗说:“你先回去,我马上就写奏疏上奏。”使者走了以后,陆抗就写好奏疏派人送到建业。近臣把奏疏呈给吴主,孙皓拆开一看,奏疏里详细说了晋朝还不能攻打,还劝吴主修养品德,谨慎用刑,把安定国内作为首要任务,不应该轻易动武。吴主看完就大怒,说:“我听说陆抗在边境和敌人勾结,现在果然是这样!”然后就派使者去解除他的兵权,把他降为司马,让左将军孙冀代替他统领军队。大臣们都不敢劝谏。
吴主孙皓从改元建衡开始,到凤凰元年,肆意妄为,没完没了地征兵驻军,上上下下的人没有不抱怨的。丞相万彧、将军留平、大司农楼玄这三个人看到孙皓这么无道,就直言苦谏,结果都被孙皓给杀了。前后十几年,杀了四十多个忠臣。孙皓出门进门都带着五万铁骑,大臣们都害怕得不行,可谁也不敢怎么样。
再说羊祜听说陆抗被罢兵,孙皓又这么失德,看到吴国有机可乘,就写了个奏表派人送到洛阳,请求攻打吴国。奏表大概是这么说的:“这命运虽然是上天给的,但是功业得靠人去完成。现在江淮的险要程度,可比不上剑阁;孙皓的残暴,比刘禅还厉害;吴国人的困苦,比巴蜀的人还严重,而大晋的兵力,比以前更强大了:不在这个时候平定四海,还在这儿互相防守,让天下人因为打仗而困苦,经历兴衰变化,这可长久不了啊。”司马炎看了奏表,特别高兴,就想下令出兵。贾充、荀彧、冯紞这三个人却极力反对,司马炎就没出兵。羊祜听说皇上不答应他的请求,就叹气说:“天下的事啊,不如意的常常十有八九。现在上天给了机会却不抓住,多可惜啊!”
到了咸宁四年,羊祜入朝,上奏请求回乡养病。司马炎就问他:“你有什么安邦的计策能教给我吗?”羊祜说:“孙皓太暴虐了,现在不用打仗就能打败他。要是孙皓不幸死了,再立个贤明的君主,那吴国就不是陛下能得到的了。”司马炎一下子就明白了,说:“你现在就带兵去攻打吴国,怎么样?”羊祜说:“我年老多病,担不起这个重任。陛下您另选有智谋有勇气的人吧。”然后就告别司马炎回乡了。
这一年的十一月,羊祜病危,司马炎亲自坐车到他家去问安。司马炎到了羊祜的病床前,羊祜流着泪说:“我就是死一万次也报答不了陛下啊!”司马炎也哭着说:“我特别后悔没有采纳你攻打吴国的计策。现在谁能继承你的志向呢?”羊祜含着泪说:“我就要死了,不敢不把心里的话都说出来:右将军杜预可以担当这个重任;如果要攻打吴国,一定要用他。”司马炎说:“推举贤能,这是好事啊;你为什么在朝廷上推荐了人,就把奏稿烧了,不让别人知道呢?”羊祜说:“在朝廷上任命官员,到私人家里去谢恩,这是我不赞成的。”说完就死了。司马炎大哭着回宫,下令追赠羊祜为太傅、巨平侯。南州的老百姓听说羊祜死了,都停止集市活动,哭了起来。江南守边的将士也都哭了。襄阳人想念羊祜活着的时候,经常在岘山游玩,于是就建庙立碑,一年四季都去祭祀。来来往往的人看到碑文,没有不流泪的,所以这个碑就叫做“堕泪碑”。
晋主听了羊祜的话,任命杜预为镇南大将军都督荆州事。杜预这个人啊,做事成熟稳重,又好学,特别喜欢读左丘明的《春秋传》,坐着躺着都带着这本书,每次出门进门都让人在马前拿着《左传》,当时的人都叫他“《左传》癖”。杜预接到晋主的命令后,就在襄阳安抚百姓,训练士兵,准备攻打吴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